QQ截图20140117111534.jpg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能 小水电 天然气水合物

建筑节能大有潜力可挖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 发布日期:2005-08-01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记者:建筑节能对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社会各界对建筑节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国家已将“建筑节能工程”作为《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确定的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我们注意到,您就此提出了“建筑节能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战略问题”的观点,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陈淮:这就需要了解目前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建筑能耗一般是指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炊事热水、照明、家用电器、电梯、通风等方面的能耗。按现有统计,不论是哪类建筑,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所占建筑能耗的比值均在60%以上。我国这些年空调使用率越来越高,特别在夏天空调制冷能耗大大增加了用电负荷。

     21世纪头20年,我国建筑业还会高速发展,2020年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接近2000年数量的2倍,今后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20亿平方米。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舒适性环境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采暖、空调、照明、炊事热水、家用电器等建筑能耗迅速提高。据统计,到2000年末,我国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计3.76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已占全国能源消耗接近30%。但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如果建筑节能工作仍维持目前状况,2020年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煤,为2000年的3倍以上,空调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出力。所以,建筑节能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记者:建筑能耗这样快速发展下去,居住生活水平又要提高,那么该怎么办呢?

    陈淮:这些年来,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已经有了不少进展。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早在1986年发布第一部民用建筑节能行业标准后就应当说是开始了。截至2003年,我国建成节能居住建筑已达3.2亿平方米,占全国城市居住建筑的3.5%。在近20年的时间里,通过采取标准先行、先易后难、先新建建筑后既有建筑、先住宅建筑后公共建筑、从北方向南方逐步推进的策略,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推广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主要取决于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建筑的密闭性等。为此,我们一方面要重视新技术利用和建筑产品更新换代,另一方面是强化建筑节能标准规范和相应政策法规。

    目前多种类型的新型墙体材料等能耗低的轻质、高强材料及建筑用塑料制品得到广泛使用,新建节能建筑中也广泛采用了外墙外保温技术和节能门窗,建材设备生产、建筑、施工技术及产品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不断深入。我国初步建立起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建筑节能要求也经历了从节能30%到50%再到65%这样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根据我国能源的制约因素和建筑能耗的比重,目前建筑节能的总体目标是节能65%。一些省会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城市,执行节能建筑设计标准的比例要求则更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节能差距还很大。典型的问题是达标率低,现有建筑中95%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建建筑达标也不足20%;建筑用能能效低,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采暖的能耗是气候条件相近的西欧和北美国家的1.5~3倍;建筑用能对环境污染严重,燃煤采暖是导致我国采暖地区大气中浮尘颗粒多、二氧化硫含量大的主要原因,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既要增强人们对建筑节能的认识,推广新技术新产品,也要进一步明确节能政策导向,推进改革,完善有关标准,实施有效监管等。

    记者:您能不能再给出一些好的建议,并判断一下建筑节能的新走向?

    陈淮:除了上面提到的节能意识、新技术应用、完善机制体制等因素外,值得强调的是,在当前我国建筑节能市场发育缓慢的特定情形下,建筑节能工作必须靠政府来推动。在今后一个建筑业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既要重视新建建筑节能,更要重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从未来走向看,建筑节能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会越来越高,但各国要根据节能的重点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根据国情制定不同的政策。比如在日本,为达到更加节能、除噪的目的,高效、低噪声、小型化的空调通风机成为空调市场上的主流;在欧洲,出现了一些建筑耗能极低、甚至不需外界供应能源的建筑,家庭生活所需各种能耗,如采暖、照明、家用电器均来自可再生能源。相应的,出现了零采暖能耗标准和能源自给标准,对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建筑的密闭性和通风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