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技术

碳交易风生水起碳金融岂甘人后 银行奏咏碳调

文章来源:浙江日报 | 发布日期:2010-07-21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对多数人而言,“碳金融”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字眼。然而,这并不妨碍它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

当下,“低碳”、“环保”已成为高频流行词,特别是低碳经济的风生水起,“碳金融”也在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并逐步演变为参与方图谋掌握未来碳交易定价权的一场全球性博弈。

 追根溯源,碳金融的兴起,与地球变暖及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环保公约——《京都议定书》关联紧密。所谓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者称为碳融资和碳物质买卖。

碳交易催生碳金融

“熄灯一小时”活动虽已过去了一个多月,在杭州体育场路上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朱先生仍觉得新鲜。他能参加这场关注低碳的主题活动,缘起于收到的一条低碳公益短信,而落款显示系光大银行所发。如今,低碳生活在逐步深入人心,而与之相关联的碳金融则受到了越来越多银行的关注。

虽说科幻巨片《后天》中的震撼场景虚拟居多,但气候变暖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力不容小觑。其中,温室气体肆无忌惮地排放,堪称地球变暖的主要祸首。由此,一份在人类环保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对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作了限制性约束。不过,鉴于各国的减排成本相差悬殊,通常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高出5至20倍,所以《京都议定书》允许有减排责任的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减排指标来完成履责,这造就了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交易蕴藏的商机随之“浮出水面”。据世界银行测算,全球二氧化碳交易需求量约每年7亿至13亿吨,可形成一个年交易额高达140亿至650亿美元的国际温室气体交易市场。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未来5年每年碳交易量将超过2亿吨。相对于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成本100美元/吨碳以上的高昂代价,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成本要低很多,像我国只有发达国家1/5左右。

碳金融应运而生。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特雷西·沃斯腾克罗夫特有过这样一个比喻:低碳经济如同一张3条腿的板凳,其培育和发展离不开政策、技术和资本三位一体的支撑。其中,最重要的又莫过于金融。理由很简单——碳交易需要大量的钱。

渣打银行是全球最早涉足碳金融的银行之一,渣打杭州?a href="http://q.stock.sohu.com/cn/601988/index.shtml" target=_blank>中行谐の馀羧衔⒄固冀鹑谝庖逯卮螅吞季梅⒄顾贾碌木媒峁埂⒉到峁埂⑾涯J侥酥辽钅J降谋涓铮厝换岽呱式鹑谝捣⑸峁剐愿锩纱辰鹑谧呦蛱冀鹑凇U庋环矫妫鹑谧时究芍苯踊蚣浣拥赝蹲蚀丛焯甲什南钅亢推笠担涣硪环矫妫醋圆煌钅亢推笠挡募跖帕拷胩冀鹑谑谐∽鹘灰祝梢员豢⒊杀曜嫉慕鹑诠ぞ撸热缣枷只酢⑻计诨酢⑻计谌ê偷羝诮灰椎取?BR>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严顺富则从货币工具的角度作了解读。一国货币的崛起,通常与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计价和结算绑定权具有紧密的联系。从19世纪“煤炭—英镑”、“石油—美元”,再到今天的“碳合约—欧元”,勾勒出一条国际主权货币在能源贸易中的崛起路径。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眼馋碳金融,都试图提升本币在碳交易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像日元趁着欧债危机欧元势弱之际已在暗中发力,澳元、加元也不甘示弱,随之而来的博弈之激烈可以想见。[NextPage]

碳金融几成“香饽饽”

碳金融正在成为各方争食的“香饽饽”。

近几年,随着碳交易规模的膨胀,碳货币化程度日益提高,碳排放权在投资人眼里,正演变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由此,一个以碳排放权交易为基础产品、以欧元为主要交易货币、以各类金融机构为主要推手、以欧盟排放权交易制为核心交易平台的碳金融体系露出了峥嵘。

碳金融市场的增长潜力惊人。据汇丰银行杭州分行负责人透露,今年6月英国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0年市场规模可达3.5万亿美元。另据世界银行预计,2012年全球碳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跃居世界第一大市场。

碳排放权衍生出的投资属性被进一步放大。现在中国每吨核证碳减排量只能卖10欧元,但到了欧洲二级市场,这些减排指标就能卖到20至30欧元,高倍的杠杆收益,足以让银行对转手碳交易“垂涎三尺”。

尽管中国拥有极其丰富和极具潜力的碳减排资源和碳减排市场,但发达国家凭借先知先觉与发达的金融创新机制,已在碳金融领域占得先机。他们不仅设置了成熟的碳交易制度、碳交易所和碳交易平台,而且像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这类碳金融衍生品,玩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这并不妨碍国内银行高涨的“逐碳”热情,虽然多数国内银行目前大多只能限于绿色信贷等较初级的层面。兴业银行是国内银行中最早切入碳金融领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早在2006年该行就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推出了节能减排项目贷款,并于2008年10月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几年下来,效果还不错,截至2010年4月末,仅兴业银行在我省便已累计发放节能减排贷款9.16亿元,有20多家企业成为绿色信贷的固定客户,所支持的减排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31.2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2.61万吨,每年削减COD(化学需氧量)6.25万吨,技改企业平均节能率达10%左右。

与兴业银行一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等也纷纷以不同的方式介入碳金融,共同构成了国内碳金融领域的“先发阵容”。

今年3月,中国银行金华分行为浙江鹰鹏化工有限公司办理了国内首笔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碳交易融资及配套掉期业务,总金额达298万美元。不仅使该公司能顺利完成与意大利、爱尔兰两家公司减排5600万吨温室气体项目合作,还有助于企业规避美元汇率风险。中行浙江省分行行长陈石表示,CDM项目通常投资回报期较长,初期投资额较大,因此碳交易的卖家通常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很需要银行“帮一把”。

在兴业银行杭州分行行长官恒秋看来,从目前已交易的CDM项目看,温室气体、有害气体减排及风电、水电项目建设占了大头。这些项目的推进,不但有利于促进新能源等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而且十分有利于企业利用国际碳金融市场寻求资金支持。从长远的全球碳金融竞争格局看,中国应有雄心在未来低碳产业链上打破美元、欧元等货币制衡,使人民币成为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