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加温 新能源企业能否冷静发展文章来源:国际新能源网 | 发布日期:2011-03-16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为期十一天的两会进入倒计时,关于新能源产业的热议也将继续升温。早在两会前,就有业内专家预测,两会将带来新能源产业再次进入到舆论制高点。事实也确实如此,两会前后成为新能源等相关政策的密集发布期,新能源也将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快速发展。 国家主力发展的新能源主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光伏产业、风能、生物能、多晶硅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其中光伏产业和新能源汽车被各行专家认定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 而无论是光伏产业还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其发展都离不开蓄电池。光伏产业需要蓄电池解决并网储能问题,而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动力源在于蓄电池,这无疑带来了蓄电池这一新能源产业的巨大前景。 在新能源产业超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系列隐忧。首先,政策加温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温床,但同时可能导致很多企业恃宠而骄,造成企业发展原生动力不足,反而被国外企业钻空子。另一种情况刚好相反,政策激励必然带来巨大的市场利益,这就造成各企业蜂拥而上,这种盲目投资和盲目发展的状态将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此,蓄电池龙头企业超威表示,虽然蓄电池行业已踏上康庄大道,但在看到行业前景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存在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国外蓄电池企业对国内巨大的市场虎视眈眈,另一方面,企业需要通过不断的技术提升才能满足光伏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对蓄电池的高要求。而对于蜂拥而上纷纷投资新能源产业的情况确实存在。 从投资现状来看,蓄电池行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各企业都纷纷转投向汽车用蓄电池和太阳能光伏电池。但由于技术和资金缺陷,不少企业无法达到蓄电池应用的苛刻要求,因而逐渐沦为劳动密集型加工厂,甚至有不少企业不得不退出这一场还未开始的战争。 目前,蓄电池行业能够承担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蓄电池要求的企业并不多,往往集中在超威等资深蓄电池企业。这也对超威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超威方面表示,将继续保持自主创新,按照战略性规划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当然,笔者也希望有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加入到新能源产业大军中,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添上重要一笔。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