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曾少军:新能源发展关键在于政策推动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 | 发布日期:2010-04-01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技术突破的关键依然是政府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决心,没有决心就没有规划,没有规划就不会有技术配套。 “法案修订抓住了两个核心” 中国能源报:今年4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就要开始正式实施,您对此次法案的修订怎么看? 曾少军:从规则制定的角度来说,我对《可再生能源法》的修订给予高度评价。它抓住了两个核心的问题,一个是上网的问题,如果电网不接受新能源发电上网,那新能源发电就是在做无用功。此次《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把这个核心问题抓住了,对新能源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二个是资金的问题,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资金也是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目前新能源产业还处于发展前期,需要政府的补贴支持,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基金就是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我觉得这次《可再生能源法》的修订看问题看得很准,但关键还要看以后怎么落实。 中国能源报:那么您觉得《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是否已经涵盖了关系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所有问题呢? 曾少军:尽管《可再生能源法》的修订抓住了上网和资金这两个核心问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上网的问题如果只有法律的强制性收购要求是不够的。我国原有的电网完全是根据当时占很大比例的传统能源发电的特点来规划布局的,强调持续、稳定、规模大、分布可控等,又怎么能强求电网去接纳那些分散、不稳定、规模小、不规律的新能源发电呢?有人说电网公司不愿意接纳新能源上网是钱的问题,成本太高,我看不是,根本的原因还是技术的问题。这次对《可再生能源法》的修订,只是从法律上提供了解决新能源发电上网问题的可能,但真正要解决,还有待于技术突破。我们应该按照未来规划的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比例关系,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比如现在正在推进的智能电网,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并给新能源留出足够的空间。 现在新能源领域的资金安排就像撒胡椒面,许多部门都掌握着部分资金的使用权。这种资金分配方式的效果可想而知,真正需要钱的地方可能得不到钱,光热和水电就是典型,它们并没有得到多少国家的资金支持,但这两个产业发展得很好。其实只要形成一种完全竞争的格局,新能源产业就能生存发展起来。当然,设立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专项基金是可行的,也不需要国家财政拨付多少资金,我们可以从居民每一度电的费用或者个人所得税中收取一部分,作为专项资金,保证透明、公开、专项地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是好事,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有时候一项政策出台以后,所涉及的资金并没有给到真正需要的企业或领域,这也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NextPage] “政府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中国能源报:您对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总体评价如何? 曾少军: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国家还没有真正下定决心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前提下,是我们的企业艰难地推动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2010年第一个季度即将过去,从新能源的分行业来看,风能领域批评不断,但核心的上网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调查表明,太阳能光伏市场的需求与现在的供给之间还有很大缺口。非晶硅薄膜电池的发展非常迅速,我认为这是未来可以和传统能源抗衡的发展途径。生物质能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不守契约的现象时有发生,包括原料供给、电站主业以及同业竞争等,这些给生物质能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此外,生物质能的发展有一定的边界,必须保证农业安全和粮食安全。我现在主要关注的是地源热泵,它在成都地区的商业化程度很高,但有些地方依然把其算入传统建筑规划进行收费,这很不科学。光热本身就是一个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而受益于“家电下乡”政策,促进了这个行业的规范和重新洗牌。 中国能源报: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曾少军:新能源产业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国家发展新能源的决心。根据有关规划,到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增长到12%,而目前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为8%-9%,只增长3%-4%,这其中还包括水能和核能,真正留给新能源的比例微乎其微。即使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重也才15%,未来十年的增长水平最多不会超过7%。此外,《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该如何落实?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又该依靠怎样的路径?在很多官员的脑子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新能源是靠不住的,甚至认为美国制定的新能源发展战略是给中国设置的一个陷阱。这就是新能源产业发展遇到的最核心问题,观念不转变,新能源永远不可能有根本突破。至于上网电价,我不认为它是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相反,我觉得技术才是重大瓶颈。而技术突破的关键依然是政府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决心,没有决心就没有规划,没有规划就不会有技术配套。 中国能源报:那您觉得扶持新能源发展还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曾少军:我觉得,首先可以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引进领域多做一些工作。在技术研发方面,由过去那种象牙塔式的研发逐步向企业研发倾斜。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由行业组织出面协调,把科学家和企业家联合起来,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而在技术引进方面,企业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政府部门应该和行业组织一起,帮助和指导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第二是贯彻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路,改变过去那种项目的逐项审批制度,扩大到备案制度,下放审批权限。很可笑的是,目前风机项目审批中,5万千瓦以上的项目必须由国家发改委审批,5万千瓦以下可以由地方政府审批,结果出现了很多4.95万千瓦的项目。4.95万千瓦和5万千瓦有多大区别呢?直接把审批权下放给地方政府,国家发改委做好项目备案,并对项目进展进行跟踪审核就够了。 第三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继续实行厂网分开、主辅分离。现在电网公司不甘于只做输电网络,什么都做。在有了自己的发电厂之后,它如何做到公平地接收其他电厂的电力呢?过去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思路,现在要么停滞了,要么在走回头路。我认真阅读了此前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只要真正贯彻落实,里面提到的问题都能解决。[NextPage]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中国能源报:您刚才提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国家电网去年发布了一个《新能源发电上网技术规范》,您觉得它是否符合新能源的实际? 曾少军:我们不能基于现有的电网结构修修补补地来接纳新能源发电,要通过智能电网的建设,彻底改变电网结构。尽管有关方面也在做超高压、特高压,但都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单纯依靠传统能源,已经有了新的科技手段为什么不用呢?基于传统电网结构,进行了很大的投资,购买了很多设备,也带动很多人就业,甚至会带给某些人很多权力。一旦改变,设备厂商不会同意,熟悉原有操作方式的人不愿接受,既得利益者更不愿意。而且面对电网改造的风险,有些人胆小不敢承担责任,也不愿做。由此形成的技术锁定不利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中国能源报:您觉得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如何? 曾少军:“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事实上,包括观念的、体制的、实施的所有障碍,都挡不住新能源发展的趋势。推动新能源的根本原因,是资源和环境的不可持续。我们对内要改变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外要应对气候变化、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由此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发展替代能源的道路。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靠的是节能、提高能效、能源替代;要缓解气候变化,靠的也是节能、提高能效、能源替代。能源替代主要就是发展新能源。我强烈呼吁有关部门,要看到这个趋势,提前做好规划,真正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这对政府的管理、对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产业自身的发展都会带来非常好的结果,对此我深信不疑。 目前,民间对发展新能源充满热情和力量。严格来说,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是不存在产能过剩的。经济学理论中,产能过剩说的是供给方,那么需求方呢?需求不足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既然企业能够承受较低的价格,通过日后的建设运营逐步把成本降下来,获得盈利,这又何尝不可呢?当然,也不是价格越低越好,没有利润是不会有人愿意来做的。只要能让一部分人赚钱,这个产业就会发展。现在大量的民间资本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投资,很多行业都已经产能过剩,只能投向需求刚性的房地产行业。政府为什么不能给这些企业家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呢?新能源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方向。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