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140117111534.jpg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节能热水器补贴政策亟待"破局"

文章来源:产经网-消费日报 | 发布日期:2008-03-14 | 作者:许晓东 | 点击次数:

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绿色消费,三大环保节能手段,一旦获得政策及财政上的支持,得到破解的不仅仅是热水器行业几十年发展的顽症,更重要的是它将引发国家在能源环保问题上的重新思考。日前,来自于两会政协委员、致公党北京市委副主委谢朝华律师关于国家制定节能补贴政策、普及推广安全节能热水器的提案,引发广泛关注。

能源涨价洗澡成本加高3年前30千克的液化气才60元,而现在零售价已经飙升到"119大关"。

政协委员谢朝华律师通过对热水器行业的潜心调查,细心算了一笔账:想要把200升水从10度加热到45度,需要的热量大约是7000千卡。以达到国家二级节能标准(热效率不低于88%)的节能热水器为例,用液化气将需要0 .3立方米;用天然气则需要0.86立方米,用电则需要9.04度。这意味着,在北京,用天然气洗澡成本是2.1元;用液化气洗澡需要3.38元;用电则成本最贵为4.52元。

这个算法在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等各个城市结果都是如此。但是使用目前国家一级节能(热效率不低于96%)热水器,洗澡成本降低10%;使用目前最节能的冷凝热水器(热效率107%),洗澡成本则降低20%。

能源的紧张,推动着节能的发展,从政府政策法规到企业研发推广,无一不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节能运动。以燃气热水器行业为例,从最开始的敞开式(以直排式为代表)到半敞开式(以烟道、强排式为代表),从封闭式(以平衡式为代表 )到如今的节能式(以冷凝式为代表),其四次技术飞跃,都无一不在强调安全,强调节能,更朝换代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节能产品固然好,但其较高的价格,还是成为阻碍其走进消费者家庭的障碍,因此叫好不叫座。

节能补贴提案引起行业关注

曾在联合国担任法律顾问的谢朝华律师,有着多年的国外生活经历,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热水文明,有着深刻的感受。在对节能和新能源需求如此紧迫的今天,这份提案能引起整个行业的震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谢朝华律师表示,要破局肩负着安全与节能双重责任的热水器行业,需要三"绿"齐下:一在贷款上,给节能企业开通绿色通道,鼓励企业研发节能产品;二在税收上,给节能热水器给予税费优惠,如给其增值税先征后返,在销售环节上对其免征营业税,就能降低其销售价格,而对非节能热水器,则征收消费税;三在消费上,给予购买节能环保热水器的用户定购200元的补贴,要让节能热水器价格降下来,让人们买得起,才能用得上。

热水器企业节能进行时据了解,在政策还没有落实的情况下,企业自发的节能补贴行动已经开始。从去年8月开始,广东万和集团联手国美、苏宁等几大家电卖场巨头开展全国性的"节能补贴"普及冷凝式节能燃气热水器活动,凡到国美、苏宁等卖场购买达一级能效标准的万和冷凝式热水器A9的消费者,均可以按不同区域与型号的补贴标准而获得每台600 元-800元的节能奖励。而通过节能补贴,万和冷凝热水器的实际购买价格与非冷凝产品相差无几。万和集团总裁卢楚隆对国家财政补贴高效节能家电产品的做法表示极大的赞同。单靠企业的倡导,很难改变节能热水器目前在中国的境遇,要想走进更多消费者的家庭需要政策的扶持和企业的倡导双重作用。特别是,如果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民购买的热水器产品进行一定补贴,这样的节能环保政策也能在环保和新农村建设两大任务中取得双赢。

一些太阳能热水器企业,也表示赞同。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骏表示,强制安装太阳能是" 推力",那么对用户进行补贴则可视为"拉力"。纵观世界其他国家,在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发展上,大都是先以"拉力"为主,条件成熟时方施行"推力"。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燃气具分会理事长卢楚其指出,政府财政补贴高效节能热水器产品,将大幅度降低节能产品的价格和市场准入门槛,加快而市场普及。同时更能带动的企业向高效节能产品研发的热潮,促进热水器行业良性循环。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徐新建表示,节能补贴政策也是一种有效的市场调剂手段和准入门槛,届时像使用成本较高的电热水器和低能效燃气热水器势必会被消费者所遗弃,退出市场。如此长久的发展,将会减少对国家能源的消耗,为子孙后代造福,国家也能从长远效应中获得收益。期待着节能环保热水器,在政府财政补贴政策出台后,能更快惠及消费者。

业内人士表示,三"绿"齐下的手段是照顾到了节能环保热水器从生产到消费中的各个环节,这在提高行业标准的同时,也会大幅度降低节能产品的价格和市场准入门槛,更重要的是,改变目前热水器行业的现状。

以无氟太阳能热水器和冷凝式燃气热水器为代表的高能效环保节能热水器,势必将成为热水器市场的主导产品。许晓东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