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盲动投资引发新能源产业过剩 整肃令下渝企何去何从?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 | 发布日期:2009-11-11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10月30日,当月沪深股市最后一个交易日中,金风科技的收盘价为每股26.88元,而2007年12月26日,金风科技上市首日每股最高价达到了160元。

金风科技是国内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也是新能源战略下,众多投资者趋之若鹜的首选投资对象。然而,当狂热的投资者冲着美好的新能源概念一头扎进去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却是一次痛苦之旅。

有道是,飞得太接近太阳会烧焦你的翅膀。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者们已经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时下太阳能产业的急速扩张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事实上,投资者的担心已成为现实: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从4个方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其中风电、多晶硅等新能源产业由于出现产业过剩,被国务院直接点名要求整治。

此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表示,今后对于上述涉及产业,将从市场准入、环境监管、土地审批、银行放贷、信息发布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控。

一家私募公司的投资发展部总监魏海阳说:此举意味着国家对新能源的整肃开始,“整肃背后,从国家层面来讲,主要是针对地方急剧上升的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投资行为进行一种理性的调整。”可以预见,一大批技术落后,高污染、高能耗的多晶硅、风电项目将因此被淘汰。

 两大产业产能严重过剩

“风电装备制造业还没来得及充分享受春天,就已经感到了寒冬的气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一次行业会上的一句感性表白,道出了不同层面人士对风电设备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担忧。

不仅仅是风电制造业,光伏产业中的多晶硅制造同样感受到了“寒冬的气息”。担忧背后,是两大产业无序扩张导致的产能过剩。

在风电方面,早在今年3月举行的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化发展国际论坛上,就有专家指出,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不是过热,而是严重过热。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信息研究部副主任陈磊称,风电装机容量连续4年翻番,2008年风电累安装量达到1221万千瓦,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为适应风电快速发展的形势,国家也相应调整了未来风电的发展目标,先从3000万千瓦调整到8000万千瓦,最近又明确了2020年发展到1.5亿千瓦的目标。这意味着,从2009年到2020年的12年间,全国风电装机将净增1.3亿千瓦,平均每年需新增装机约1200万千瓦。

市场需求旺盛,许多企业扎堆进入风电制造业。

据目前可以查阅到的公开数据:目前我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已近80家,风叶生产企业50多家,塔筒生产企业则有近100家。从企业产能计算,已远远超过市场容量。

中国风能协会负责人称,2009年,国内整机生产企业中,仅金风科技、华锐、东汽、上汽四大家的产能就达到1200万千瓦。

张相木直言:“我国风电设备市场将从2008年的供不应求转为产能严重过剩,风电设备制造商将面临不可避免的激烈竞争。”

多晶硅面临着与风电制造业相似的情况:目前全国已投产、已开工建设,或者正准备上马的多晶硅生产线有几十条,如果都按计划建设完成,将出现严重供大于求。

国元证券分析师周海鸥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的光伏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10多家多晶硅企业、60多家硅片企业、60多家电池企业、330多家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0%。[NextPage]

截至6月底,四川、河南、江苏、云南等20多个省有近50家公司正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上报国家发改委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到2009年6月底,全国已有19家企业多晶硅项目投产,产能规模达到3万吨/年,另有10多家企业在建,扩建多晶硅项目,总规划产能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10万吨。而2008年我国多晶硅的总需求量才17000吨。一家多晶硅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包云祥直言:“这些产能若全部兑现,将超过全球需求量的两倍以上。目前来看,国内多晶硅产能和计划产能过剩已经非常严重,行业明显处于供大于求阶段。”

爆发式增长背后的推手

“近两年,无论是风电,还是多晶硅,只要与新能源能扯上关系的,其投资都呈几何级的增长,项目都是以亿为单位计算。”包云祥说,形成这种局面是多方面的,除了大势所趋及其政策因素外,非常重要的一个推动力就是各路资本和地方政府,动辄上几十亿甚至上百亿、上千亿的项目上马,直接导致了投资过度并带来产能的严重过剩。

在陕北,一批富翁豪掷70亿元,欲在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打造一个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园。

在河北高碑店市,一个投资42亿元、年产60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装备基地,也正在建设中,实施这一工程的是两家民营企业。

在浙江,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说:“织布3年不如做1年太阳能,等待进入光伏产业的民间资本至少就有几十亿。”仅2007年一年,上虞就有10亿元民间资金流向光伏产业。

看好新能源的不仅仅是各路资本,还包括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对发展新能源产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全国有18个省份提出了打造新能源基地,或者把新能源当作支柱产业来发展,另外,有近百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中就有10个正在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该省的规划显示: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800亿元,2010年实现3000亿元,2011年实现4500亿元,其中光伏产业销售收入实现3500亿元,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形成10000兆瓦左右生产能力。

而2008年,江苏的新能源产业产值不过900亿元,太阳能电池产量为1580兆瓦。目前,其新能源产业序列依次为:光伏产业、风力发电装备、生物质能装备和核电装备。

陕西则提出:3年后进入全国光伏产业第一梯队,实现产值2280亿元。6年后,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总规模将超过4200亿元。为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将斥资8亿元,建5个产业聚集园区。

上海、浙江、山东等地也相继出台了新能源产业规划,列明未来新能源产值目标。国家发改委的一名官员直言,地方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趋之若鹜,最根本的原因还是GDP驱动。

经济危机使中国GDP增速放缓,全球性的节能减排压力开始逐步增大,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已迫在眉睫,一些地方支柱产业面临转型。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所带来的增长速度、对GDP拉动、对上下游产业带动等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