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可再生能源2050年将满足全球50%的一次能源需求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 发布日期:2009-11-06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据解放日报11月5日报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任东明说,根据欧洲可再生能源委员会估计,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能满足全球50%的一次能源需求,其中,70%的电力将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装机容量为71亿千瓦,年发电21,400TWh(太瓦时)。预计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世界一次能源的三分之一,并满足能源增长的大部分需求。事实说明,努力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保证未来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全部能源中所占比重,最终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支撑了19世纪到20世纪近200年来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人类对其的巨大消耗,使化石能源正在逐渐走向枯竭。 就中国而言,化石类能源探明储量约7,500亿吨标准煤,总量较大,但人均能源拥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近几年,中国的能源生产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2006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为20.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比重高达76.4%,原油比重下降为12.6%,天然气占3.3%。中国煤炭储量相对丰富,但从中长期来看,仍面临诸如赋存条件、勘探水平、运输条件、安全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能被有效开发利用的煤炭资源量明显不足。 化石能源的利用,也是造成环境变化与污染的关键因素。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费,引起温室气体排放,使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提高了0.4℃-0.8℃。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做的气候变化预估报告的结论是,CO2为温室气体的主要部分,其中约90%以上的人为CO2排放是化石能源消费活动产生的。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使用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也是造成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尽管应对措施初步遏制了酸雨范围逐步扩大的趋势,但酸雨仍在局部地区加重;机动车尾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在大城市,煤烟型空气污染已开始转向煤烟与尾气排放的混合型污染。随着化石能源储量的逐步降低,全球能源危机也日益迫近。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 科技的进步和各国在勘探领域投入的增加,促使不断有新的煤田和油气田被发现,化石能源预测储量有所增长。例如,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天然气预测储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化石能源具有天然的不可再生性。因此,如果不转变能源利用方式,继续大规模开采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枯竭迟早都要到来。目前,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战略选择。许多国家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缓解能源供应矛盾、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目前,已经有50多个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或行动计划,通过立法 的强制性手段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2006年3月欧盟首脑会议指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整个欧盟25国能源消耗量的20%,生物液体燃料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0%。2005年,美国提出宏大目标计划,即未来利用风电提供全美国20%的电力供应,2030年生物液体燃料将占美国车用燃料30%以上。中国于2007年9月公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要达到3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要达到6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5%。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