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西方为何对中国新能源制造阻碍?

文章来源:凤凰网 | 发布日期:2009-11-03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日前,欧美部分企业申请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进行反倾销调查,将新能源产业再次推上风口浪尖。欧洲光伏行业协会主席霍夫曼表示,如果中国企业只是为了出口的话,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为此,国内的太阳能企业已就欧洲可能发起的反倾销进行了多次讨论,对于发展才4年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来说,这是第一次遭遇到潜在的贸易保护。(11月3日《每日经济新闻》)

9月初,德国有多家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厂商通过串联,游说德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对中国产的同类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他们提出的理由是,中国太阳能企业获得政府大量补贴和资金投入,按照当地有关的行业调查,中国去年在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已占到三分之一的份额。近日,德国一家公司发言人称,欧盟有必要出面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出口征以惩罚性关税。

与此同时,美国太阳能生产商对中国产品给他们带来的冲击也表示不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些太阳能企业警告说,廉价的中国产品不仅使他们蒙受经济损失、被迫裁员和削减产能,而且可能危及奥巴马政府扶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计划。此外,澳大利亚一家太阳能产品负责人称,堪培拉太阳能产业受到中国廉价产品的冲击,无暇应对市场需求。他表示,一些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出现大幅下降,价格从1600澳元降至1050澳元。

由于今年整个国际市场都不景气,新能源产能又处于过剩,更加剧了竞争。此时,德、美、澳等西方国家的企业在自己竞争力下滑的时候,不去考虑完善产业链条,却乘着“轮胎特保案”的东风,对中国企业发动反倾销调查。他们这样做,说明中国与西方之间将面临一场新能源贸易对抗的可能性。

事实上,中国目前生产的新能源产品大多以低端为主,正是西方国家觉得低端,赚不到钱,才渐渐放弃生产。这两年,中国企业利用这一时机,在技术上、产能上取得重大进步,反过来对他们的产业产生了冲击,德国、美国企业就觉得自己吃亏了。因而对中国企业无端猜忌,企图通过构筑各种壁垒阻止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西方国家这样做,不是简单的贸易战问题,有其深层次的考量。首先是保护自身市场份额的需要。金融危机发生后,西班牙、德国等紧缩了本国新能源支持政策,使光伏装机容量的递增幅度减小,订单剧减;其次是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为消除和转移新能源产业中的失业人口的怨恨和不满情绪,这些企业需要寻找替罪羊。在他们看来,中国同类企业当前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了不小份额,无疑是最好的替罪羊。

更为重要的是,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紧追不放,是为了制造阻碍,打击竞争对手。的确,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依据自身在人力资本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自身的较快发展,形成了强劲的竞争力,并在世界市场占据了较大份额。这种成就,让西方同类企业羡慕不已,所以,有一些西方企业一直希望能给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制造一些障碍,削弱其竞争力。

在他们看来,中国企业没有国家支持则不可能盈利,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德国一家企业的首席执行官称,中国财政部“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是对光伏企业的直接补贴。实际情况是,中国今年3月出台了“太阳能屋顶计划”以及“金太阳工程”,但当中提到的“补贴”二字,仅针对在国内的光电应用项目,与出口产品没有直接关系。

由于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许多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新能源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环境和挑战。要知道,国际间的经济制裁还有一种“传染性”,假如德国、美国仅以反倾销调查,就轻易把中国企业以及产品赶出市场的话,那么,其他国家也会纷纷效仿,所以寄希望于不出口这个国家,还可以出口其他国家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尽管中国新能源产业不会因为贸易保护主义者的歪曲而变得不安全,中国产品的出口也不会因为个别国家企业的攻击而停止,但西方国家紧盯中国企业,并对中国一边倒的指责和打压,对全球化之下的中国企业来说有失公平,相关企业有必要为自己讨一个公道。同时,要认识到只有积极应对才能保住市场,不应对,或回避,就可能不战而败。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