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First Solar:一家薄膜电池创业企业的制胜之道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发布日期:2009-10-21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王佑 新能源业从来不缺少奇迹和创造奇迹的人。当迈克·埃亨和自己的薄膜电池公司――美国First Solar(下称“第一太阳能”)在经济衰退时依然能被投资者视为心头之爱、且享受全球太阳能企业中的最高估值时,又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走碲化镉路线的这家薄膜电池厂也并非无懈可击,而且电池厂是否经得起检验还要等25年的时间才能知道。毕竟,第一太阳能从量产到现在不过刚满4岁。 同行业估值最高公司 隐匿在美国亚利桑那凤凰城里的这家企业有着黑黄红条纹相间的厂房,与其他工厂没啥两样。 本来它可以继续低调,但今年9月拿下了中国内蒙古的一个2GW装机规模的巨额订单后,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分期建设的2GW装机相当于其2年的产能、占去年全球产能的三分之一。 1999年,迈克·埃亨所在的私募股权企业True North Partners相中这家企业,掏出了4000多万美元让其发展。但2000年,公司的经营始终不见起色,律师出身的迈克·埃亨自己挑起了大梁,出任董事长兼CEO。 2002年时,德国光伏市场还未启动,公司不仅无法量产,而且研发困难重重,埃亨费尽唇舌说服了约翰·沃尔顿(True North Partners的投资方,沃尔玛集团董事长的儿子),再度拿到了雪中送炭的1亿美元,这才让企业缓上一口气。 2005年,公司终于能产出25兆瓦的电池了,随后企业步上了正轨。 这家公司有多好?从股价可以知道,其股价从最初的24美元/股,经过金融危机后,现在在160美元上下波动,市值达120亿美元,为太阳能企业中估值最高的公司,是同行的5到10倍。 独特的经营模式 2008年总收入达12亿美元的第一太阳能在行业里可以站稳脚跟,与其经营模式、技术定位有关。 太阳能电池大致分为三种技术路线:硅基太阳能(单晶硅、多晶硅)、薄膜电池和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 碲化镉(第一太阳能为代表)是薄膜技术的一种,另外两类名为“非晶硅或微晶硅”薄膜、铜铟镓硒-CIGS薄膜。 各种技术路线,决定了企业对生产设备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但第一太阳能并没有向第三方购买生产装置,而是自己造设备。“设备商的毛利和净利润率都有30%、10%。薄膜电池厂如果自己制造设备,钱要节省一大半。” 东方证券研究员邹慧说:“而且,电池厂商自己制设备的话,折旧率相比同行就较低。较低的折旧意味着其摊销成本将很少,也有更多的流动资金。” 另外,自制设备的好处还在于能够快速地将生产线复制到其他国家,以便争分夺秒扩大产能。一般来说,电池厂等设备商发货要用上8到12个月,是上马一条生产线(3个月左右)的好几倍。但第一太阳能是按照自己的规划来制匹配的生产设备,这样让它可以快速达产,其生产地已遍及德国、马来西亚等地,2009年预期产能将达1.1GW,为世界第一。 上游原料成本占比少,也是另一个竞争优势。 “碲化镉”薄膜技术对硅物质的需求量极少,它才不管多晶硅价的涨跌,只要有足够的碲化镉就行,其成本大幅节省。2004年,该公司每瓦的电池成本近3美元,5年后价格降低到了一瓦0.87美元。 仍有多重瓶颈 当然,没有什么企业是完美无缺的,第一太阳能也是如此。 它也知道,自身产品的转换效率偏低。(一块同样大小的电池片,能有多少电能发出,就代表着它有多少“转换效率”。)假设在同等的电池售价下,当然买家喜欢更高转换效率的电池产品了。 好的多晶硅电池组件能达到18%的转换效率,但2009年二季度时第一太阳能的产出品转换率仅10.9%。 圈内人都知道,提高0.1%的转换效率已是技术突破。第一太阳能用了6年时间,才将转换效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 第二个难题也是投资者所顾虑的――碲化镉的毒性。这种技术在低光照或者高温度下性能很高,但毕竟是剧毒产品。 “作为半导体材料,这种物质而被完好地包裹在两片玻璃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第一太阳能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答道。 不过,一位太阳能业内的资深人士刘先生告诉CBN,在美国当地的一个使用碲化镉电池的农场曾遇到一场火灾,该物质没有完全溶解掉,还有残留。不过,目前也没有实例说明,其电池已对人类及环境造成了实质性的危害。但为了让使用者放心,第一太阳能也启动回收计划,确保每块电池有90%的再回收和利用。 需要承认的是,“有毒”也是它的另一种武器。想进入该产业的公司如果对产品性能无法把握(如封装、回收都不到位),很难赶超第一太阳能。 这家太阳能电池公司现有的成功告诉我们,占产业20%份额的薄膜技术路线,未必就比大张旗鼓的多晶硅技术差到哪去,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让别人看到你的特点和成长性。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