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新能源:中美之间的新摩擦?

文章来源:人民网 | 发布日期:2009-10-16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近年来,“新能源”与“气候变化”这两个话题在讨论中美两国的合作议程中出现的频率可能是最高的。随着2009年底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日期的临近,以及中、美等主要成员国原则立场的清晰化,有一个问题似乎不可回避:“新能源”会不会成为中美之间新的摩擦领域?

过去一年多来,我全程参加了“中美清洁能源论坛”从创办以来的各次会议,对了解奥巴马政府能源政策的执行潜力和前景大有裨益。在美国,该论坛获得国会参议院能源委员会主席肯特维尔(Maria Cantwell)的鼎力支持。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5月底访华时,出席了论坛第三次会议开幕式并参与第一场讨论。

什么是“新能源”

“新能源”是一个含义特别广泛的概念,与“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在内涵上有较大的交叉和重叠。作为一种科学归类,相对于常规(已经被大规模利用、技术成熟)能源而言,新能源指的是那些尚未被大规模利用,开发技术有待于从概念、图纸设计变为现实可能的能源。作为公共政策的一个话题,讨论的实质是要不要为某种形式的能源实现从研究、试验到商业化开发的转变提供投资和政策支持。

经过数十年的检验,太阳能、风能已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在技术层面已经成熟,在经济效益层面也越来越具有竞争力。例如,除了以家庭或公共建筑为供能对象的小规模直接利用外,通过“智能电网”的建设,由太阳能、风能等所转化出的电可以作为常规火电的补充和调节而成为普遍性电力消费的一部分。因此,太阳能、风能是比较容易获得公认的新能源。此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水能和核能也被看作是新能源。

在国际油价高位震荡的背景下,能源的开发利用,不可避免地受到金融市场炒作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包括诸多实用价值还远未经过市场检验的项目也被贴上“新能源”的标签。这要求我们运用科学知识和智慧去加以甄别。

美国:新能源政策并非作秀

奥巴马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惠及新能源的部分为500亿美元。其中100亿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其余400亿全部用于扶持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式能源的研发。负责组织这些研发的是能源部长、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他坚信美国只有大力发展新能源才有出路。在美国,能源部掌管28个实验室,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基础科技实验室系统。

奥巴马政府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视,在多大程度上出自于它要刻意突出与前任政府政策差异的短期政治考虑,又在多大程度上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的实质性转变,在美国政界和学界都是有争论的。毕竟,过去三十多年来,代表不同政党的总统多数都认为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因而支持发展各种替代化石能源消费的项目,但其结果都收效甚微。这一次能有什么大的不同吗?

奥巴马政府新能源政策的实效,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有待时间检验。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奥巴马对新能源的重视,有较大成分是延续并强化小布什政府在2007年开始的能源政策。也就是说,在追求降低对海外能源依赖这一点上,这两届美国政府的政策导向  有较高程度的连贯性。

小布什政府在第一个任期里的能源政策取向比较清晰:继续依赖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先尽量使用其它国家的化石能源储藏。循着这个逻辑,尽管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基地组织无关,发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仍是值得支付的代价。

在伊拉克发动的“反恐战争”很快被广泛指责为“石油战争”,它使美国的软、硬实力遭到巨大损害。不断走高的油价不仅大幅增加了美国的进口赤字,更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识到,长期严重依赖海外石油特别是中东石油,将使美国付出过于沉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代价;而开发利用新能源不仅涉及国计民生,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而且将逐渐减少美国对海外石油的依赖,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

此外,2009年7月4日,在伊拉克访问的副总统拜登主持了一个仪式,来自59个国家的200多名士兵宣誓成为美国公民。显然,从适龄美国公民中征兵参与境外战争,难度越来越大。虽然美国官员和学者们不怎么乐意评论这个现象,我们不难体会到政府或者是政策精英们主张用武力维持境外能源供应所遇到的障碍。

美国能源政策的战略调整,在2007年初布什总统倡议,年底国会批准的能源法中便可见端倪。该法要求美国汽车行业在2020年前,将汽车燃油效率提高40%,并大幅增加乙醇等生物燃料的添加比例。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到2030年美国进口的原油每天将减少400万桶,一年减少2亿多吨,相当于目前美国年进口原油量的2/5。这些都是此前30多年间不可想象的“猛药”。虽然以谷物(主要是玉米)为基础的车用乙醇使用计划,在2008年上半年因为全球粮食价格上涨而饱受争议,但是,在美国社会,支持寻找替代能源的共识没有动摇。[NextPage]

我于2009年2月在西雅图市参加第二次中美清洁能源论坛会议过程中,有机会与当地最大的能源供应商座谈。从中得知,越来越多的居民用户愿意支持风能、水能的开发(包括通过支付更高的“绿色电价”的方式),因为这样做有利于把老百姓的钱留在美国,而不是送给向美国出口石油的国家。这种消费伦理,其存在虽然还不见得是那么普遍,却为新能源的开发提供了市场基础。

总的来看,奥巴马政府没有把加大美国国内的化石能源开发力度作为应对美国能源供应问题的优先选择,而是重视发展新能源,这个政策取向有其比较坚实的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倘若把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看成是党派区别大于实质,是新任领导人为了与前任有所不同而采取的政治作秀行为,或者是给美国的竞争对手设置圈套,则是一种误判。

中国:顺应美国的合作倡议

作为一种商品,“新能源”的卖点是更清洁、更环保、能为子孙后代的生存留下更大的空间。在初期销售价格方面,它并没有多少优势。如果政府的政策引导缺位,消费者也只是一味地追求廉价能源,不愿意为新能源支付更高价格的话,新能源就难以发展起来。

对于中国来说,面对来自美国政府、企业、智库的种种“新能源”合作倡议,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自己要推动什么:是千方百计地追求价格便宜的化石能源,还是尽最大的努力去推广使用更清洁、更环保的新能源?在这方面,国家政策层面的导向要清晰,要有一种无论宏观经济、国际政治环境如何变化都不为之所动的坚持。

在这一点上,法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