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沪如何在新能源走出"醒得早起得晚"的尴尬文章来源:文汇报 | 发布日期:2009-04-24 | 作者:张懿 | 点击次数:
如何描述上海在国内第一轮风能、太阳能发展热潮中的处境?如果说“痛失先机”太直接,那么,也许用“醒得早、起得晚”表达更婉转。 这一“早”一“晚”之说并非生造,在昨天由上海院士中心主办的第39期“院士沙龙”上,这个说法被数位专家反复提及——“醒得早”,是说上海科研力量早就介入了新能源研究,“起得晚”,道破了目前上海新能源产业在国内的地位。 “我们今天不谈科普。”在会前致辞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史烈就为讨论定下基调:发展新能源、把握能源革命机遇,这绝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而是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新增长点的大背景,剖析上海在体制机制上的瓶颈。 上海“醒”得有多早?市清洁能源工程技术中心总工程师、上海交大教授罗永浩说,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本市就开始研究太阳能。实际上,在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上,上海可以说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起”得有多晚?新能源最核心的是三个领域: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其中江苏的产业规模已超700亿元,上海不及其1/10;中国新增风力发电能力连续几年居世界第二,而国内已建成的大批风电场中,“上海制造”难觅踪影;至于生物质能,罗永浩认为上海“还在观望”。 市能源研究所原所长俞善庆回忆起多年前,尚德公司刚刚成立,还在国内四处考察选址,他们曾想在上海落脚,却没有得到足够回应。如今,“无锡尚德”已成为太阳能电池的龙头。 上海交大能源研究院院长黄震说,看待上海的新能源发展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必须“跳出新能源”。事实上,任何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四个要素:研发能力、产业基础、创新体系、体制机制。前两条是上海的优势,后两条则是短板。虽然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很强,但总体上,创新的主体——企业,其创新动力不足,技术整合能力不够,这种局面必须改变;而在体制机制上,上海也要尽快制定出更详尽的产业规划、落实投融资和税收政策。 对于“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说法,中小型企业并不完全认同。上海大郡自动化系统公司规模不大,历史不长,却为本市首款燃料电池汽车成功开发了电机和控制系统。总经理徐性怡表示,在新能源的产业化上,上海缺少了关键的“中间环节”,也就是从高校的原始创新到大规模生产之间的一段。大企业“转身慢”,高校则“不谙此道”,弥合这一缺口的最佳人选就是中小企业:“我们对技术的需求非常旺盛,如果上海能建立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创新机制,新能源产业能发展得更好。” “在新能源的发展中,上海如何迎头赶上,弄清这个问题非常重要。”黄震说。实际上,尽管“起晚”了,但上海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机会,就看如何把握。在风电上——尽管失去了“陆上风电”的先机,但海上风电上海已起步,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在太阳能上——金融危机加速了传统晶体硅电池的淘汰,产业面临大洗牌,“慢一拍”的上海恰好躲过了这一阵痛期;此外,生物质能的“故事”也才刚刚展开。 “发展新能源产业,需要的是各方面力量的整合、优化和集成,这是对上海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翁史烈总结说。 本报记者 张懿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