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北京大手笔扶持新能源行业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 发布日期:2009-03-02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作者: 董军 9.5亿,150兆瓦产能,福建钧石日前低调落户北京平谷马坊,开启北京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序幕。 “北京市去年就已经确定要在平谷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好几个企业都跟马坊经济开发区接触并提交了建厂方案。”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9.5亿元虽然不是一个很大数目,但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北京发展太阳能产业的思路。 核心技术胜出 “为什么选择福建钧石这家并不太知名的企业?投资额度还这么小?”另一家希望入驻绿色能源基地的企业想不通。 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副局长梁胜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发展高科技产业,一定要找掌握核心技术、而且是自主技术企业,福建钧石能满足这个条件。” 多年负责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梁胜对半导体、太阳能行业都非常了解,在业内也颇有名气。这些年以来,一直让他纠结的是,无论是TFT、IC、LCD还是太阳能制造的瓶颈,都是生产设备必须要引进,而光是设备的投资就占到总投资的80%,这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高科技产业的最大瓶颈。 “要是没有核心技术,一个泵坏了,就得找人家厂家来修,需要多付钱,时间上还没有保证。生产线一升级,又会连带需要我们多花很多钱。”业内人士对此颇有感触。 记者在百度上查找福建钧石能源,网上的资料非常少。据少有的公开资料显示,福建钧石能源有限公司在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领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有从电池制造设备研发和生产,到电池技术研发、电池生产、电池生产工艺改进和电池销售的一整套产业链。也就是说,不仅可以生产电池,还可以自己制造生产设备,而不需要从国外引进。记者后经努力联系上一位钧石能源的高管。该高管告诉记者,他们企业非常低调,一向不接受记者的采访。 “政府考量的是,谁真正能把事情做起来。”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平谷区和北京市工业促进局的领导是真的仔细研究了这个产业趋势。“他们见了大量的企业,包括北京市本地企业、其他地区的优秀企业,甚至还有几家国外的厂商。” 据了解,这次希望入驻平谷“光谷”的企业有好几家,投资金额都大于福建钧石,但就是自己拥有核心技术且自己生产设备这一项,使福建钧石最后胜出。 “发展一个新的产业,关键是选对一个企业。”梁胜告诉记者,北京计划将平谷马坊工业园区建设成以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及装备研发和制造为核心的新型绿色能源基地,并且希望引起社会资源的关注,目光能够聚集到北京来。 应用为先 在全国一片新能源热的情绪中,北京起步不算早。首都北京也希望在平谷区发展太阳能,是否出于盲目的冲动? 梁胜告诉记者,北京此次准备大手笔扶持新能源行业,在选择上是非常谨慎的。“就拿薄膜和晶体硅来讲,我们仔细算过账。晶体硅制造过程中的能源耗费太大,如果把前期的能源耗费,通过太阳能发电补偿给社会,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而薄膜电池一年时间就可以解决。我们希望从制造过程到应用过程都是绿色的。”梁胜强调发展太阳能产业一定要注意“档次”,不能为了追求绿色,造成前端的不绿色。 梁胜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北京在太阳能方面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发展这个产业,我们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支持。在北京我们强调‘应用优先’,在市场应用方面我们会有很多方式去拉动,这个正在规划当中。” “中国政府几年前一直强调节能减排,北京作为首都,有责任也有基础在应用方面做出示范。”梁胜说,这方面北京有非常大的潜在市场,比如在路灯、庭院灯、绿色农业方面都有很大的使用量。 有消息称,在福建钧石之后,平谷区还在跟几个北京的重点企业商谈,其中包括北京本地的知名企业京东方、清大天达、北仪创新、七星华创等在半导体领域有一定生产和技术积累的企业。这几家能否进驻马坊绿能产业基地?梁胜表示:“我们会坚持原则,一是从核心技术入手,二是从减少环境压力入手去选择,会慎重考虑。此外,还要看产能与市场需求的情况来决定。”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