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发展新能源车不可急于求成 需结合自身情况文章来源:当代汽车报 | 发布日期:2008-09-24 | 作者:凌然 | 点击次数:
新能源车发展问题,可以说是近年来行业内最为关键的词汇。这不仅仅是因为波及全球的能源与环保压力,已不由得人们不去寻求走新能源发展的路线。同时,也说明了新能源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共同挑战,也直接触及到国内企业的发展方式。在这一巨大时机面前,国内企业的认识与应对,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然而,汽车作为交通的主体形式之一,又不能不顾及到它自身技术以及现实应用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实践过程中的核心问题。那种以为只要增加了某项转化技术,就是新能源车的做法,既不是国内对新能源车的真实需求,更不是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应有作为!这样一来,新能源车的方向问题,也就决定着新能源车发展是否顺利的关键。因为,对新能源车来说,既有着技术相辅相承血脉的关系,又是另辟蹊径的崭新概念。这两大概念都必须与现有技术融合的情况下,才能在发展中能够顺畅。否则,哪个环节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发展的冒进与盲目问题存在。所以,作为深感新能源车重要的国内企业而言,不急于求成的发展才是最为妥帖的解决办法。 汽车技术基础 仍是新能源车发展的前提 虽然,人们幻想着新能源车的前景如何如何,但背离了现有汽车技术,来独辟蹊径地造新能源车同样也会问题多多。这是由于新能源车来源于汽车技术,又高于汽车技术的概念所决定的。国外这些年来,对新能源车的探索几乎从未停顿过,无论是燃料电池方面、氢能源车以及电动车方面,都是行业主攻的方向。遗憾的是,纵然是搞了这么多年,真正能规模性取代现有汽车技术的新能源车,仍未能走到前台来。这不仅仅是因为新能源车在动力、应用、普及等方面要有很多的技术难题需克服,就是现有技术转化方面,也是一个伤筋动骨的工程。特别是作为电动车项目的新能源车探索,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现有技术的全面瘫痪,而它的真正成功又尚需要时间来验证。这就是为什么新能源车基础上的改造模式更为认同的主要原因。 对于国内汽车企业来说,将新能源车技术看成是重大的契机,意义尤其重大。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享受新能源车机遇所带来的成果。换句话说,由于国内企业自身技术的基础落后,再融入新能源车技术的同时,也要更多的克服基础技术不足所带来的问题。此次在奥运会期间试行的国内新能源车,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一方面现有的新能源车节能减排力度有限,以至于很多新能源车辆的节能水平,还不及国际上普通车的节能减排程度……。这样的形式上节能减排概念就是再冠冕堂皇,又有什么意义呢?!与其这样,不如向将普通车技术上的节能减排搞好来得更实际些。 新能源车发展 更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至于新能源车的创新问题,虽然很多技术已经应用了不短的时间,但结合到现有汽车这个概念上的尝试还属于凤毛麟角。这就意味着面对新能源车大规模的生产与实用问题,更需要业界有一个切合实际的认识。而不是头脑一热,就可以现在就将以后普及的数字先确定出来,如以后的百分之十占有率等等,这不仅不能在细化技术上督促企业突破,还会有好高骛远的倾向抬头。 另外,如果在没有社会整体发展及环境支持的情况下,就认为哪种能源车对自己有效,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原因很简单,我们所熟知的高级柴油机动力,在欧洲之所以盛行,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们很好地解决了节能减排与汽车原有特点的结合的问题。而相应的日本在这方面的发展,更具有独辟蹊径的味道。他们最初研究双模动力汽车的时候,完全是应对欧洲已成形的柴油机发展模式,就是为了加快节能减排的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不过是替代能源车型的过渡发展,都是在不损失现有大规模生产的前提下的一种技术提升。而对氢能的研究与探索也是这种基础的进一步升级。因为他们清楚,任何一种可替代能源的形成,都不能以损害汽车固有感受以及已形成基础为代价!如果是那样,汽车的生命力也会随着更不同创新而受到挑战。 这就可以说明,新能源车的发展路径的确没有捷径可言,更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对新能验车已了如指掌!这恐怕才是面对新能源需求,最科学的认知态度。要想在新能源车模式上形成有利于自身的突破,不但要付出人家双重的努力,还要更好的研究哪种替代能源更适合于自身环境的需要。只有这样,新能源车才能更好地为我所用。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