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140117111534.jpg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自主品牌争抢新能源车商机

文章来源:赢周刊 | 发布日期:2008-08-22 | 作者:蒋劲劲 | 点击次数:

今年量产的比亚迪F6DM双模混合动力汽车引来了人们众多关注,业界预言,围绕着新能源的研发,在油电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力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上,未来的纯电动车及DM系列都将是独门武器。环保节能的新能源车能否占据市场,利用“技术代差”实现行业洗牌值得关注。

    新能源车:自主品牌的制高点

    去年以来,由于油价的上涨,特别是今年8月北京绿色奥运的举办,这样的大背景似乎都预示着新能源车的腾空出世的时机已到。今年量产的比亚迪F6DM双模混合动力汽车引来了人们众多关注,有多家以色列公司与比亚迪进行接洽,目前进入最后阶段谈判的有以色列大型投资控股企业IDB集团和以色列著名汽车销售企业迈尔公司。比亚迪此次引起以方高度关注的车型是e6纯电动汽车和F6DM混合动力汽车。由长安汽车集团自主研发的首款混合动力轿车杰勋HEV,已经正式下线。据商务部发布的报告,我国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达到了366辆,尽管与传统的燃料汽车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已经让整个汽车产业不得不开始思考新的发展路径,再加上政府对于新能源车扶持采购的措施,新能源车的技术性开发早就作为前瞻性的计划在各大汽车制造企业中推进。其中对于本处于弱势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集团,如奇瑞、长安、长城等而言,更是一个推陈出新,抢占新技术和市场制高点的重大商机。据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全世的分析,目前中国各自主品牌最迫切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申请专利,把专利保护好”,这样才能为未来的市场占有提供最根本的基础。相反,如果自主品牌不能在关键技术层面有所成就,未来必定很难在非内燃机时代取得领先。瓶颈:政策、成本、技术开发新能源汽车对于未来市场而言,其重要性和趋势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而言,在这种新能源汽车背后,除了商机以外仍存在着相当多的掣肘因素,中国国内消费现状也成为制约的瓶颈,70%以上的汽车消费者仍属于经济型的范围,离真正的清洁能源车消费仍有点远。这也为国内自主品牌在抢占这块市场蛋糕提出更高的挑战。

    即使在市场消费能力以外,据陈全世所长的分析,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混合动力技术的开发能力上与国外仍有一定的差距。原因就在于混合动力中有一半的技术还是取决于原来传统的汽车技术,而国内品牌在内燃机和柴油发动机方面还根本没有核心的技术,这在竞争上就处于劣势。

    除此以外,国家政策制定也是国内自主品牌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2007年11月1日,我国正式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这标志着今后各汽车企业生产新能源车必须取得国家发改委的许可。难怪有人提出,政府必须适时出台相应的补贴和配套鼓励措施,还需要社会各界和多个行业的配合,如果没有政府具体扶持措施和联动机制,中国新能源车要想突破商用瓶颈,进入普通家庭,还需时日。竞争:各巨头加速竞跑

    对于新能源车的技术和市场的开发,国内外各汽车制造巨头现在都在以竞跑的方式在加速跑,除了国内自主品牌以外,世界知名的大品牌,如通用汽车、丰田汽车也在积极开发这一领域。

    通用汽车公司的董事长瓦格纳就曾表示,通用未来的增长空间就在中国,而清洁的新能源汽车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丰田汽车也表示将“不惜成本,不顾收益,在中国市场率先量产混合动力车。”对于国内自主品牌在热切地推出新能源车抢占市场的同时,像通用、丰田、福特这样的世界行业巨头,其竞争程度远远不会像人们相象的那么简单。

    也许正如一些自主品牌车企所表述的那样,国内目前只有丰田、通用等外资大品牌推出少量的新能源车,在这一领域谁也没有绝对的优势,这是一个抢占商机的机遇。但在传统技术上的劣势,还有市场占有的不对等的情况下,自主品牌能否在新能源车领域寻求突破仍需拭目以待。 (蒋劲劲)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