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140117111534.jpg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美国新能源法对我国汽车行业带来的启示

文章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日期:2008-07-08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2007年12月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自1975年以来的首个能源法案,以提高汽车燃油效率,降低燃油消耗.美国总统布什第二天签署了这项已被美国汽车行业接受的法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5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美国新能源法的出台,对迅速发展的中国汽车行业带来了启示.

美国能源政策的重大转折

美国新能源法,要求美国汽车行业在2020年前,把汽车燃油效率提高40%,并大幅增加乙醇等生物燃料的添加比例.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到2030年美国进口的原油每天将减少400万桶,一年减少2亿多吨,相当于目前美国年进口原油量的五分之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荣惠康对记者介绍说,早在199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批准了一个《总体技术措施计划》,计划在2003年把美国的汽车油耗降低三分之一.美国新能源法是《总体技术措施计划》的延伸,不过力度更大,而且用国家立法予以确定.

美国是全世界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去年底达到2.42亿辆,占全球8.5亿辆汽车保有量的28%以上.美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每年进口原油5亿多吨.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情报所总工程师黄永和认为,美国的新能源法案,是美国能源政策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把美国传统的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转变为既依赖进口,也依赖国产的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

荣惠康认为,通过减轻汽车自重、采用新型材料、简化车身、提高发动机燃油效率等新技术,这个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能源问题影响中国汽车行业长期发展

汽车进入家庭提高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但汽车大量增加又带来了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如何促进汽车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12月13日,长安汽车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混合动力轿车"杰勋"在重庆下线,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贺信中指出,汽车工业是一个重要的能源消耗型行业,节能减排是世界各大汽车集团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一位汽车专家,他敏锐地认识到,影响中国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能源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的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3亿辆,而中国的原油需求将比现在增长一倍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急剧增加.汽车用油的资源国内不足和高成本以及日益严格的环境要求,将严重制约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黄永和对记者说,面对急剧增加的汽车保有量和高油价,如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证中国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下大力气节能减排,推动节能、环保、安全、资源节约技术的传播和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两大举措助推汽车节能

黄永和认为,汽车节能有两大途径,一是鼓励使用环保、安全、节能的小排量汽车,二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燃油效率.美国新能源法的出台,将进一步鼓励混合动力汽车在美国的销售.

国家发改委制订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规定:引导汽车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能耗、小排量、新能源、新动力的汽车,加强环境保护.去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等九部门关于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的通知.今年7月底,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第二批乘用车的燃料消耗量.不符合标准的55家生产企业的444个车型,不得再进行生产销售.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能源形势,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控措施将越来越严厉,从而促进企业的节能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

福特(中国)副总裁许国祯对记者说,福特汽车在全世界的研发中心,从不同领域进行汽车节能技术的开发,这些技术将来都会被引进到福特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中来.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代表企业之一吉利汽车,在研发高效汽车发动机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吉利汽车副总裁王子亮说,吉利汽车将继续下大力气,研发出更多节能高效的汽车发动机,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黄永和认为,要实现中国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一方面要尽快实施相关政策措施.通过油耗法规和燃油税以及按汽车排量确定购置消费税税率等政策,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经济型家用汽车的开发、生产、普及使用,降低汽车平均单车年油耗.另外,要大力发展新一代节能环保的电喷柴油发动机技术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同时要加大开发力度、加快开发速度,开发新一代节能和氢能汽车技术,以及电池燃料汽车.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