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进展 - 研究动态

丹麦:绿色产业的双重表情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发布日期:2008-12-08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GDP增长45%,能源消耗仅增长7%,同时二氧化碳排放削减13%。"这是丹麦人引以为豪的丹麦发展模式,也是作为2009年联合国环境大会主办国,丹麦将着力介绍的模式:它证明节能减排非但不是负担,反可助推经济发展。

在金融危机之下,世界各国能否按照巴厘岛路线图,在2009年达成全球气候协议,以代替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丹麦模式也是丹麦驳斥这个疑问的坚定论据。

丹麦环境和能源部长Connie Hedegaard说,“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解决的不仅仅是气候问题,还是能够创造国家经济增长的措施。”

经济引擎

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驱车向南将近3小时,便到了一个名叫罗兰岛的小镇。10年前,在欧洲产业结构东移的大背景下,罗兰岛关闭了镇上所有的重工业企业,失业率一度高达22%;但10年后,这里的失业率仅有1.6%。

是清洁能源风能和生物质的发展帮助罗兰岛走出了困境。

该镇的工作人员Leo Christensen回忆,“当时正值欧盟东扩,我们预计在未来20年中,新入盟国家为达到欧盟环境标准将投入大量资金,这对我们是巨大的机遇。”他说。

现在,罗兰岛是丹麦人均发电量最高的地区,风电是其最主要的来源。在这个仅有不到5万人的镇上,分布了500座风车。在过去10年内,风车发电量增长12倍。

生物质能源则主要用于当地地区供暖,取代了以往的主要供暖能源石油。

罗兰岛镇可说是丹麦能源消费的一个缩影。

丹麦能源署副署长Anne Simonsen将丹麦的发展模式归因于三方面:以风能和生物质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区域供热和热电联产,以及能源效率。

1973年的石油危机迫使丹麦决定进行能源战略转型,当时丹麦能源99%依赖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危机甚至迫使丹麦政府颁布临时法令,禁止私人车辆在周日行驶。

丹麦外交部贸易委员会副秘书长Svend Road Nielen介绍,当时政府决策必须改变丹麦的能源结构,基于自身资源条件,风能成为主要替代性能源。

为促进技术成熟,丹麦政府为每台风能发电机投入相当于成本30%的财政补助;另外,政府保证风能发电可直接上网,并且实行价格固定制,为期10年,之后完全进入市场。丹麦风能协会首席运行官Jakob Lau Holst解释,这主要是保证投资可以收回成本,吸引私人投资的热情。

根据丹麦能源署提供的数据,到2007年,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10年间增加了一倍,而成本比1970年下降了70%。

Holst希望到2025年,50%的发电量来源于风能。

改变能源结构的同时还带来了一项副产品,一个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风能产业。2007年,风能涡轮机产业为丹麦创造了28000人就业,销售额达7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出口,当年丹麦风能涡轮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

其他能源技术也表现不凡。据丹麦工业联合会统计,丹麦2007年能源技术出口额为580亿克朗(约合98.6亿美元),年增长率8%,是总出口增速的4倍。能源技术的出口是10年前的3倍。

“能源技术是过去30年内,丹麦出口表现最好的部门。”环境与能源部长Connie Hedegaard说。

新技术的孵化场

2007年初,罗兰岛小镇又找到一项新的商机:将自己的城镇作为新技术的试验室。

Leo Christensen说,现在每一座风能发电厂、污水处理设施都可用来试验最新的能源技术。这项业务每年可带来5000万丹麦克朗的收入。

例如,目前当地最大,也是北欧地区最大的糖厂正在与当地的沼气生产厂合作,试验利用糖厂富含营养的废水养殖水藻,并以此为原料生产生物气体。气体可以提供糖厂日常所需能源的8%。

他认为,这项业务成功的原因是为科研成果提供全面实地试验的机会,加快其市场化的速度。

这是丹麦发展模式的另一个成功诀窍。丹麦外交部贸易委员会副秘书长Svend Road Nielen说:“如果你无法做到足够前沿,也就意味着你将要被市场淘汰了。”

尽管丹麦能源署等相关部门在答复本报记者的提问时都表示,在当前金融危机下,能源技术作为丹麦出口的一大支柱,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外部需求放缓的迹象。不过,已经腰斩近一半的石油价格已经让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吸引力相对变弱。

以风能产业为例,石油价格达到每桶50美元,是风能产业的盈亏平衡点。石油价格越高,风能就越有竞争力;反之则相反。

丹麦正通过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应对这场危机。据当地行业杂志报道,2008年丹麦政府对能源和气候变化研发的投入达到7.5亿丹麦克朗(合美元1.275亿),4年内翻了一番。该杂志还预测,到2010年,政府投入将突破10亿克朗。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