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进展 - 研究动态 |
陈光祖:现在说不清谁会是新能源胜利者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 发布日期:2008-10-24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专访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及资深专家陈光祖。 新能源定义 盖世汽车网:陈老师,您好,您觉得新能源的科学定义是什么呢? 陈光祖:在这里我讲两个概念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指有别于目前常规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水力等之外的,尚未被大规模,但又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正在积极研发,有待进一步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及生物质能等。 可再生能源是相对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而言的,主要指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是可以重复、补充应用的,也可以说,是相对于人类,是一种用不尽的能源。 新能源是从高科技角度讲,去研发、推广的一种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从能源的生存角度讲,是用不完的,可反复使用的,这两者基本是指一样的东西。 低碳经济与碳交易 盖世汽车网:您认为在汽车产业这个领域,哪种能源会是最终解决方案呢? 陈光祖:混合动力是非常有前途的,至少二三十年当中完全没有问题。至于终极解决方案,从趋势来看,氢能源的可能性更大些。氢是世界上含量最多的一个元素。只要是有水,就有氢,还有很多的物质元素当中都含氢,都可以提炼。所以说氢能源有可能是最终的能源。我刚才讲的所有的能源当中,都含碳的元素和成份,只有氢是没有碳的。那时候用这种电来制氢,氢也不要钱了,就是不要钱的能源。我们要相信这个科技的进步。 布莱尔英国的前首相,在北京大学做了一个演讲,叫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全球努力发展低碳经济。所以我们现在这个词很新的,大家都要发展低碳,汽车也是低碳,混合动力是第一点,天然气也比汽油低。最后就是实现脱碳了。 最近在上海开一个会议很好玩的会议,叫碳交易会议,碳交易(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也就是购买合同或者碳减排购买协议(ERPAs),其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盖世汽车网:发展低碳经济汽车技术的思路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陈光祖: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应用是低碳汽车技术的主轴,但发展过程中共性的表现是渐进、交替和长期的,所以启动要早;以信息技术为主流,对众多高科技实行集成和融合。构成低碳汽车技术崛起的核心力量;对传统汽车发动机技术要认真进行信息化改造,但仍要发挥其潜能;以电动汽车作为低碳汽车技术的重点,特别是对燃料电池汽车要以战略眼光加大研发力度;要以人为本,更多关心个性化的理念,来从事低碳汽车技术的设计、制造和应用;低碳汽车技术将成为新世纪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战线,既要重视和加强国际合作,进行双向的碳技术交易,又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低碳汽车技术的一切研发和应用都应以产业化和商业化为最终目标。一切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机动灵活的工作,以求形成新型的财富观。 总之,要把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按近、中、长期发展战略作安排,扎扎实实,一步步的向前推进,对此应该既有信心,又有耐心。 管理带动科技 盖世汽车网:您觉得咱们中国应该如何来发展自己的新能源技术? 陈光祖: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宣传。二是科技大发展。三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建设。第一点就是宣传,节能排放是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最关键的任务。但是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落实到每一个开汽车的人。要加强宣传的力度。第二是科技大发展。科技的思想问题很重要,除了搞产学研,还要管产学研。就是说管理变成机制,管理带动科技,就像丰田的精益生产。这样才更能充分地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第三点是系统工程的建设。要发展新能源车,配套设施肯定要有一定的规模。日本国家规划2015年以前加氢站达到3800个。 "踢屁股文化"的美国 盖世汽车网:您觉得新能源车的研发,最终是否会改写现有的汽车格局呢? 陈光祖:现状竞争当中,日本超过了各个国家。未来的汽车是靠科技和信息。到现在谁也说不清。不过美国人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有一个教授给我一个结论,美国人打得屁股疼了,才会跳起来了。最典型的就是珍珠港事件。有朝一日,美国的汽车行业到最后不行了,就起来了。美国的文化就是这样一个踢屁股的文化,不踢疼了,动不起来。 盖世汽车网:现在跨国巨头还没有真正的实现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生产化,这样子的话给中国一个研发阶段也有一个追赶的时间吗,你觉得中国能把握住这次机会吗? 陈光祖:一个新的领域的竞争,是以信息为基础的,高科技的一个竞争。科技到现在,信息在变动太大,信息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有可能是美国,有可能是德国,也可能是韩国,也可能是中国,但是现在就评定谁就是第一很难说,就跟股票一样,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可以肯定的是发展方向绝对是没有错,都在往前拱,谁最先取得突破,谁就是胜利者。 从现实到未来,都要有一个汽车产业点的革命,不是简单的事情,是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一天两天就干起来的,要有耐心,大家要看到希望。作者:文月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