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太阳能 - 行业动态 |
前三季度光伏企业经营业绩高速增长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报 | 发布日期:2022-12-03 | 作者: | 点击次数:
今年光伏企业三季报经营业绩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同时海外市场也取得了很大突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日前在2022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金坛长荡湖峰会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行业出口额超过40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00%。 王勃华称,国内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超过105%。其中,快速增长的分布式市场值得关注,新增装机量增速达115.3%。他表示,光伏已成为我国第三大装机电源。 此外,政策层面也继续鼓励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行业发展。近日国家能源局表示,相关工作将加强产业链协同、鼓励抽水蓄能项目与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联营,同时对这些领域提出了灵活性改造、加大金融力度等具体措施和要求。 上市企业利润大增 特别是通威股份(600438)营收规模首破千亿大关达到1021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达到创行业纪录的217亿元。 特变电工(600089)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46.51亿元,同比上升 65.06%;归母净利润110.56亿元,同比上升112.98%。 天合光能(688599)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81.98亿元,同比上升86.15%;归母净利润24.02亿元,同比上升107.74%。 晶科能源(688223)三季报公司主营收入527.72亿元,同比上升117.4%;归母净利润16.76亿元,同比上升132.37%。 TCL中环(002129)主营收入498.45亿元,同比上升71.35%;归母净利润50.01亿元,同比上升80.68%。 晶澳科技(002459)三季度主营收入493.24亿元,同比上升89.0%;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上升150.66%。 正泰电器(601877)三季度主营收入350.17亿元,同比上升21.73%;归母净利润32.15亿元,同比上升15.69%。 隆基绿能(60101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0.35亿元,同比增长54.85%;实现归母净利润75.56亿元,同比增长45.26%。 从光伏行业前三个季度装机结构来看,集中式光伏约占整体装机量的三分之一,其余超过三分之二是分布式。王勃华表示,户用光伏在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占比有所降低。而工商业装机量在分布式光伏占比迅速提升,其比重在整个分布式装机量中提升了24%,整体占比达到了53%。 王勃华总结了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的两个特点:第一,光伏企业进一步完善海外产业链;第二,产能扩张意愿强烈,产业布局趋向集中化。 而随着跨界企业入局制造端,王勃华认为,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促进光伏技术百花齐放,刺激传统光伏企业加速推进技术迭代,为行业带来新的经营模式,使行业更具活力;另一方面,可能出现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部分环节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 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列入规划 针对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现状,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了新能源领域下一步工作规划,能源局将围绕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建设,推动其周边配套调峰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进一步推动新建机组全部实现灵活性制造,现役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结合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实施方案和地方(企业)实际,督促指导地方和有关企业落实好改造任务目标,进一步加强监管,确保煤电灵活性改造取得实效。同时大力支持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等地区开展电源侧抽水蓄能项目建设,优化电网侧抽水蓄能布局,积极探索抽水蓄能项目为特定电源服务的机制和运行模式。 布局清洁能源保障系统 此外,国家能源局将结合电力供需形势,在气源有保障、气价可承受、调峰需求大的负荷中心适度布局一批调峰气电项目,增强系统调节能力。在有规模热(冷)负荷的工业园区等区域适度建设天然气分布式燃机项目,因地制宜推广用户侧分布式智慧综合能源,夯实供应保障电源基础。同时,将积极推进风、光、气多能互补项目试点示范,推动天然气发电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并完善新型电力系统。 下一步,能源局将持续加强电力电量预测研判,构建坚强高效主干网架、优化区域电网主网架,改造升级城乡配电网,提升重点城市电网韧性,推动电力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构建智慧高效调度运行体系,提高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效率,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幅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构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研究出台支持政策,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建议。构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优化信贷结构。鼓励发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和窗口指导作用,定期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货币政策执行委员会会议等,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落实绿色金融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按季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工作,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同时,加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向绿色发展和能源转型领域倾斜。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