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太阳能 - 今日聚焦 |
再驳王福重:“光伏污染论”哗众取宠文章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 发布日期:2012-12-20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记者袁慧珍)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转化和使用也应该是清洁的,这也是全社会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期望。经过几年爆发似的增长,这个行业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清洁生产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随着产能快速扩张,光伏产业的污染与能耗问题备受关注与质疑。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福重在宁夏电视台《第一财经》讨论有关光伏发电问题时,以光伏发电所用材料污染严重、会带来负面影响为由,强烈反对这个产业的发展,引来光伏圈人士一阵嘘声。 总的来看,整个光伏产业的清洁生产状况确实不令人满意。 以产业上游的多晶硅环节为例,目前中国的多晶硅企业有70多家,只有20家达到2011年颁布的国家《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要求,说明中国的多晶硅企业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企业的能耗和环保达标能够满足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这20家企业规模也参差不齐,有的生产规模达到了万吨级,有的规模较小,有的还在建设中没有实际生产,能够继续生产的企业不到10家。 除了多晶硅环节,国内下游的组件企业多达700-800家,只有少数几家上市企业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企业的能耗水平和“三废”排放情况。现在看起来,这是唯一披露光伏企业环境信息的渠道。这暴露出中国光伏企业对清洁生产的认识不足,还多停留于口号和形式上。由此产生的违法、违规隐患,比如在常规污染控制方面就存在很多漏洞。生产环节能耗较高,光伏发电还能称为是一种低碳能源吗? 一般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寿命是25年,而据研究估算,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能量回收期仅为1.3年,也就是说,光伏发电在之后的近24年中都是零碳排放的。晶硅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的碳排放为33~50g/kWh,而煤电的碳排放为96.7g/kWh,燃油发电的碳排放量为525g/kWh,燃气发电的碳排放量为377g/kWh。光伏发电仅为化石能源发电碳排放量排放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是真正的低碳能源。 王福重认为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四氯化硅,所以极力反对光伏产业发展,然而,作为一种成熟的能源转化技术,光伏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是可以通过清洁生产技术解决的。比如,在多晶硅的生产环节中四氯化硅这种危险化学品的排放,实际可以通过冷氢化技术提高四氯化硅的转化率,再通过使用闭路循环来有效解决。闭路循环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四氯化硅以及三氯氢硅的排放问题,并达到回收并重复利用的目的。而国内一些四氯化硅事故中出现的氢氟酸污染事故,可以通过使用碱中和的措施,将氟离子完全沉淀再做处理。[NextPage] 同时,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环节,废弃物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交由有资质的部门或单位处理。这些措施和技术在国内已经有企业实施,足以证明污染在光伏业是可以避免的。 虽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几年前指出,多晶硅是国内的污染大户。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和氯化氢,这几种有毒物质再利用的成本极为高昂,因此大约有一半中国多晶硅公司考虑到经济投入而未安装回收设备。但就光伏当前中国多晶硅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包括包括保利协鑫在内的一线企业都进行技改,其中就包括技术的升级及废气物的回收和再利用。 多晶硅环节在能耗和“三废”排放方面首当其冲,因而也具有最大的污染物减排以及降低能耗的空间,且其成本下降的潜力也最大。而事实上,在光伏行业中,采用多晶硅生产中的冷氢化技术、多晶硅生产中的闭路循环技术、硅片切割使用PEG砂浆循环利用技术以及硅片切割中将钢线替换为金钢线等清洁生产技术不但能使企业达到国家各项环保标准,还有助于公司持续降低成本,在行业中取得更强的竞争力,具有环保和经济双重效益。 在上游的多晶硅环节,经过计算,多晶硅生产环节中电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最高,为36%左右,而冷氢化以及闭路循环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电力成本。但是由于初始投资比较大,国内只有60%的企业采用此冷氢化技术,与国际上90%比例还有很大差距。在下游的硅片环节中,切割线、切割液和刃料在成本中总占比为33%。使用金刚石线可以提高效率,同时节约成本;浆料内部回收再利用也能降低硅片的加工成本。经过走访企业得知,在此环节中,若新旧切割液比例由7:3提高到6:4,则每生产1MW的硅片可以节约30万元。 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确会产生污染,但这种污染并不是光伏发电技术上的不完善,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与光伏产业好或者不好并没有直接关系。王福重作为央视评论员,在没真正研究这个行业的情况下,就“高谈阔论”,误导社会大众,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王福重是否该反思?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