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太阳能 - 今日聚焦 |
普及"太阳能发电"离我们有多远?文章来源:生活新报 | 发布日期:2010-07-28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在昆明市石林县,亚洲装机容量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已经投产。对于太阳能这个朝阳产业,人们寄予它太多厚望,然而对太阳能的利用情况了解多少?目前的石林太阳能光伏电站,每发一度电的成本在5元以上,一旦并网使用,按照昆明市的电价标准,政府必须自掏腰包给予每度电至少4元的补贴。除此之外,仅电站试验区的建设就已投资了90亿元,即便是电站从现在开始运行到彻底报废,产生的效益也没办法收回投资成本。既然如此,斥巨资建光伏电站的意义又何在? 太阳能发电的昂贵成本 对于太阳能光伏电站来说,核心技术是多晶硅的生产和应用,然而我国多晶硅生产的高耗能现状,使得国内多晶硅生产成本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多晶硅生产线投资相当大,一旦投入至少需要数十亿元的资金。随着多晶硅价格的下降,生产厂商的成本控制就相当关键,否则盈利很难保证,前期的投资可能无法收回。”华能集团的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我国多晶硅生产技术基本从俄罗斯引进,而俄罗斯的技术相对美国、德国、日本并不是特别成熟,其中最重要的能耗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我国目前多晶硅生产的能耗是美、日的1.5~2倍。 就连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立时也表示,尽管太阳能光伏是新能源,但其原料多晶硅的生产过程却是高能耗、高污染,而目前国内许多盲目投资建设的小项目技术水平低,能耗和污染高,此外,技术劣势使生产成本过高,要想在数年内解决这些问题是很困难的。“尽管从回收周期来看,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中消耗的电量2—3年即可收回,但这是基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多晶硅生产中单位能耗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也使得我国多晶硅生产成本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在近几年内,要实现太阳能光伏电站成本回落是不现实的。” 那么,斥巨资在昆明建光伏电站的意义又何在?“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用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马晓佳的话说,低成本的替代能源不是找不到,是还在发掘。而在昆明建光伏电站,其实验意义要远远大于实用意义。 马晓佳说,之所以选择在昆明建如此规模的光伏电站,是因为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由于云南省大气层密度小,阳光透过率高,终年太阳高角度大,日照时数长,太阳能资源仅次于西藏、内蒙、青海等省区,为中国太阳能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云南省年太阳总辐射量3620~6682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960~2840小时。而昆明的日照时数为2481.2小时,日照率达57%,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为5182.88兆焦耳/平方米。在云南省内,高品位硅矿藏资源十分丰富,这些自然条件为昆明的太阳能产业升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正因为昆明有如此丰富的自然优势,或许在未来的十年内,昆明有希望依靠太阳能产业替代目前的传统能源。”[NextPage] 而最近,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里,摆放着一个倾斜的八角盘,上面错落有致地嵌着300块闪亮的镜片,组成了一个别致的“太阳能灶”。这300块等效凹面镜将阳光反射到同一点汇聚,盘面自东向西匀速转动,每分每秒都在追逐太阳。这个叫做“模块定日阵”的东西,因为始终对准太阳,能以很低的成本实现全球最高的太阳能利用率——30%的光电转化率,是目前太阳能光伏电厂并网发电效率的3倍。“如果这项技术一旦投入光伏电站使用,其发电效率将提高3倍,发电的经济成本自然也将大幅缩减,这意味着我国距离寻找低成本替代能源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太阳能替代传统能源是不是天方夜谭? 太阳能产业代替传统能源的构想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在推广“低碳”的实际过程中,情况要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要转变现有的生产方式,而一旦触及到经济利益,问题就变得更加棘手,这也正是马晓佳所担心的。马晓佳说,发展低碳经济,不是仅有丰富的资源就足够了,由于像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发的电,其开发成本要高于使用传统石化能源发的电,这很容易让企业失去开发新能源的动力。 马晓佳认为,政府应该让这部分新能源企业将全部的研发成本、制造成本,再加上一定的利润全部计入电价,所生产的电力,电网企业应无条件采购、无条件入网,只有这样,才能让新能源企业发挥其优势,从而带动整个新能源产业实现革命性技术突破,使太阳能、风能发电,生物柴油、地热利用等,从单纯的概念设想提升到产业化的运作。 “对于昆明的太阳能产业来说,政府应该制定详细的投资规划,使招商引资取得更好的效益。”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立时在去年举行的昆明太阳能产业发展咨询座谈会上表示,金融危机虽对中国的光伏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金融风暴以前5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光伏产业已经在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多晶硅产能最多的国家。应该说金融风暴对多晶硅产业发展的优化大于破坏,外资进入中国的步伐没有停顿,投资热潮也正从沿海向中部、西部转移。 其实,正因为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昆明成为全国最早从事太阳能研究利用的城市之一,目前昆明已经形成了产品研发、设计、材料加工、产品制造、营销服务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机遇。云南天达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在不久前,天达光伏公司搬进了位于昆明市经开区的国家级光电子材料及产业基地。“进入基地后,我们将与其他太阳能开发企业展开合作,这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公司在太阳能产业领域的发展。”该公司董经理表示。 更加令人振奋的是,为了促进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昆明市还专门计划设立太阳能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委托昆明产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资2亿元,计划通过融资达到20亿元以上规模。通过阶段参股、到期退出、滚动使用的方式,支持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对昆明拟上市的太阳能企业给予一定扶持。根据上市进程,昆明市政府将分阶段给予补助或奖励,企业前期费用补助100万元,成功上市的中小企业,根据其上市融资额,市政府给予经营班子100万-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产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与此同时,昆明市在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的同时,争取在昆明市进行光伏发电电价补贴试点。“从这些举措来看,昆明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决心‘路人皆知’。”董经理说。 中国实现 低碳经济到底有多难? 到2050年 减排的投资成本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 日前一份名为《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下简称《报告》)的报告却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报告》指出,中国实现未来低碳经济的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而在这60多种技术里面有42种是中国目前不掌握的核心技术。这表明,对中国而言,70%的减排核心技术需要“进口”。如果以“不惜一切代价减排”的情景测算,到2050年,减排的投资成本会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中国在能源部门(主要是电力部门)和钢铁、水泥、交通、建筑行业以及通用技术方面的40余项技术上需累计增量投资14.2万亿美元。按此估算,中国购买这些核心技术的资金压力显而易见。 [NextPage] 《报告》同时举了例子:全世界每3台新增风电机组中就有1台是安装在中国的,在中国每两小时就有1台风电机组被启用。国家能源局在四月底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500万千瓦,居世界第二。然而我国在关键的风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征集和叶片设计方面仍依赖于国外进口。如果今后我国仍需要进口这些技术的话,在2050年前得追加增量投资7854亿美元。背负巨大的经济负担。 “应该说,中国目前需要找到一个最佳技术方案、技术战略来支持低碳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毕竟技术革新的速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减排水平。”云南省环境科学院的一位专家表示。不久前,昆明市刚刚挂牌成立了昆明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要开展低碳城市相关理论及政策研究。“从这点可以看出,昆明市对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视程度,但这只是一方面,政府还应该在技术研究和产业升级方面下更多功夫。” 当然,除了技术革新之外,推进低碳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昆明有一个重要的优势,那就是依靠着整个云南省的生态资源。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异晖认为,昆明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地方资源,扬长避短发展低碳经济,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得多。“要知道,云南是全国重点林区、矿产资源富集区和重要生态屏障。一直以来,云南这个资源型省区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对此,昆明应该根据云南的特点制定推进低碳经济的方案。” 那么,对于整个云南省来说,应该选择一条怎样的低碳之路呢?云南省林业厅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云南已经在争取建立更加积极、公平的生态利益共享及相关责任分担机制,大幅度增加对西部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禁止和限制开发地区以及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珠江等重点流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和环保投入力度。同时,云南也从财政、税收、特色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建立相应的促进和激励机制,并加大对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的投入。此外,云南也在积极开展碳汇交易试点工作。作为碳汇大省,云南省目前已经提出促进碳汇林业发展、开展碳汇交易试点的方案,争取在增加碳汇和开展碳汇交易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使全省林业资源优势转化为未来加快发展的资本,既为国家减排作出更大贡献,也为云南未来的发展开拓更广的空间。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