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太阳能 - 今日聚焦

太阳能供热是最具潜力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文章来源:中国建材网 | 发布日期:2010-06-23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按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我国2/3以上的国土面积属严寒和寒冷地区,为保证生存的基本条件,建筑物必须供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对采暖的要求不断提高,城镇绝大部分家庭已安装空调自行解决冬季采暖问题。目前,我国城镇建筑消耗采暖用能1.3亿吨标煤/年,相当于我国2004年煤产量的10%%左右。与单独的太阳能供热水相比,太阳能供热采暖获得的节能量更大。因此,太阳能供热采暖是继太阳能供热水之后,需要在建筑中应用推广的又一项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太阳能供热采暖的应用现状

    相对于单纯的太阳能热水供应,我国兼有冬季供暖的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和工程应用水平较低,由于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复杂、设备多,所以初期投资和经常维持费用都比被动式太阳能采暖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从国情出发,过去采取的政策是优先发展被动式太阳能采暖。

    我国的第一栋被动式采暖太阳房1977年在甘肃省民勤县建成,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20多年的努力,通过国家“六五”、“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在引进、消化、吸收世界太阳能建筑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理论、设计、施工、试验及评价方法在内的一整套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建成了几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被动式采暖太阳房。“十五”期间有代表性的示范工程是由世界银行贷款、全球环境基金赠款,在中国基本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卫生Ⅷ支持性项目完成的29座被动式太阳能采暖乡镇卫生院,分别位于甘肃、青海和山西省。

    受经济水平的制约,主动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在我国一直发展得比较缓慢,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已经建成了若干单体建筑太阳能供热采暖试点工程,如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桑普公司的办公楼,北京市平谷县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将军关、玻璃台等乡村的农民住宅,拉萨火车站等;但太阳能区域供热、采暖(小区热力站)工程则还没有应用的实践。这种太阳能供暖系统的推广障碍并不在于集热、供暖技术本身,而在于投资费用高和春、夏、秋季热水过剩,需要通过季节蓄能技术和全年的综合利用,与地源热泵、生物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互为补充来解决。

    2006年5月启动的财政部、建设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项目”中包括了较多的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在2006年~2007年申报通过的212个项目中,太阳能+热泵综合的项目占25%%,待该项目实施完成后,将极大带动我国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的发展和提高。

太阳能供热采暖的技术规范与标准

    为适应建筑节能的形势要求,由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组织编写的《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分册中,专列了一章(第九章:太阳能供暖系统)规定了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设计原则,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法。

    为提高我国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工程设计和建设水平,建设部在2006年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中,将国家标准《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列入了立项计划。该标准的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目前标准的送审稿已通过专家评审,预计于2008年内完成标准的报批稿上报。

    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的发展战略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和工程应用将会有较快的发展,特别是财政部、建设部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完成后,会获得相当数量示范工程的实践经验总结。所以,近几年的工作应着重放在为将来实施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推广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创造条件上。一方面积极开展工程应用示范,另一方面可以挑选工程应用较多的地区,先行酝酿制定地方性的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推广政策。

    太阳能供热采暖是继太阳能热水之后,最具发展潜力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是今后应大力推广的技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太阳能资源区划的第1区和第2区),都是气候寒冷、常规能源比较缺乏的偏远地区,如西藏、新疆、内蒙古等,既有实际的采暖需求、又有充足的资源条件,是应用太阳能供热采暖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但是,这些地区大多比较贫困,缺乏工程示范的经济支撑能力。所以,国家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重点扶持这些地区开展太阳能供热采暖的工程示范,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并在条件成熟后,率先出台推广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的地方性政策法规,逐步过渡到全国。

    必须努力提高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做到全年综合利用;应研究开发短期和季节蓄能新技术,在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夏季凉爽的地区,蓄存春、夏、秋季太阳热能用于冬季采暖,提高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节能效益,这是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进步的重要发展方向。

    应提高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包括优化设计、智能化控制、蓄能技术等,发挥不同能源种类的各自优势,做到多能互补;开发太阳能供热、采暖综合利用“绿色建筑”的评估检测技术,建立太阳能供热、采暖综合利用“绿色建筑”性能评估体系,进行建筑物能效标识认证,从而保证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