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太阳能 - 今日聚焦 |
石定寰:中国形成完整风电太阳能产业链文章来源:新浪财经 | 发布日期:2009-12-16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谈判应算四笔帐 主持人乔旎:回到这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谈判,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到气候变化应该算一算四笔帐,第一笔是历史上帐,第二笔是人均帐,第三笔是法律帐,第四笔是民意帐,两位嘉宾对这四笔帐怎么看。 石定寰:历史帐是中国长期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也是过去长期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对我们的侵略,对我们侵略造成的历史的不平衡,使得中国长期以来处在这么一种状态下。从美国来,在工业化以来的一百多年当中取得很快的经济发展。在发展当中,是利用了全球的各种各样的资源,发展他自己,包括像石油,为什么这样看待世界的石油问题,是保护了自己的资源,大量用了国际上的资源。也就是说在美国发展中,大量使用了全球的资源来促进自己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发展中,由于过去发展中主要是利用化石能源,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累计量当中,美国占的份额也是相当大的,按照现在经济发展的历史,单位的GDP排放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总量来讲,历史上算下来,发达国家肯定要承担一笔历史的欠帐,现在应该需要去偿还。 主持人乔旎:人均帐应该是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人均排放的差异,毕竟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是比较多的。怎么看这笔人均帐呢? 王卫权:这个不能只看总量,要看人均。按照统计,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美国相比,大概不到美国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从每个人的消耗来看,美国人的消耗是远远大于中国人的。从这点来看,他也应该去减排,为全球变暖做出贡献。 主持人乔旎:我们再来看这笔法律帐,其实法律帐也是制定了很多这样的法律原则,包括上次《京都议定书》也是谈到了法律帐,两位嘉宾怎么看? 石定寰:美国对《京都议定书》没有拒绝,美国长期以来,以影响自己经济的发展为由,不愿意再去偿还历史欠债,而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订,是在前一阶段全球气候变化共同行动当中,再次欠帐了,不仅欠历史的帐,在发达国家,在欧洲国家应该承担这个义务,在发达国家又欠了一笔帐,在法律上没有认真履行国际上应尽的义务,遭到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对美国的不满,包括美国国内不同的议论。 主持人乔旎:最后一帐应该是民意帐,现在来说世界各地的很多朋友都是在呼吁哥本哈根大会有真正一定实质性的进,能够真正为全球的气候做出努力和工作。两位嘉宾怎么看民意帐? 石定寰:从民意来讲,世界都看到了,世界只有一个地球,全世界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大家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使我们地球充满着和谐的,充满着生态环境友好的,使我们能够长期居住的好的环境,不去破坏它。这是我们共同的民意。同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不同的民意,也客观存在的,用他们所处的历史,所处的经济、社会各方面地位不同,各自的利益也不同,肯定是不同的想法,这应该是允许的,肯定是差异。彼此之间应该是相互的理解。 王卫权:应该承担起共同带有区别的责任。 主持人乔旎:特别希望这四笔帐能够算得清楚一些,在以后包括全球气候变化以后的进步,包括各方国家的实质性的进展可能都会好一些,目前来说,我们也觉得这是一笔糊涂帐,很难算得明白,这个帐很难去算清楚的。 石定寰:应该说在客观判断上,大家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这个问题应该很清楚的一笔帐,你认识部分认这笔进帐。 主持人乔旎:看得很清楚,真正算很难算清楚的一笔帐。 王卫权:可以算清楚,但是不承认。 王卫权:九家企业发表声明抗议EB不合理行为 主持人乔旎:王先生也谈到了风电项目,中国发展很多风电项目,前不久风电CDM整个项目EB退回重申,目前有一个最新的进展? 王卫权:14日下午2:30在新大都饭店,国家发展委气候变化司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这个会上,中国的主要风电的投资企业,像神华、龙源、大唐、中广和,总共是九个企业发表一个声明,这个声明就是抗议EB的不合理行为,EB做出这个判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程序不合理,或者权限超过它的范围。 他怀疑中国政府在操纵电价是中国的风电项目能够满足CDM的要求,实际上他没有权利去质疑中国,只能质疑一个项目,现在把中国EB项目都拒了。应该和中国政府沟通,但是EB一直拒不接受中国政府给他提交的关于风电电价的报告,审定程序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主持人乔旎:当时怀疑电价有没有他的根据,他有没有理由呢? 王卫权:他有一些困惑,因为中国风电项目很多,中国地域比较辽阔,每个地方的资源不太一样,情况不太一样,有些困惑是可以理解的。我们都澄清了,但是EB仍然是觉得中国政府在操纵电价,实际上现在不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而是政治或者利益层面的问题。 主持人乔旎:这个没有很明确的目标和明确的规则一条条判定,是一些主观上去判定的情况。 王卫权:这次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有很多有识之士提出来对EB的工作方式或者工作程序进行改革,认为他们首先会议不能是闭门会议,应该是公开透明,其次程序应该更加完善,而不是随心所欲,我想做什么就做。 石定寰:中国形成完整风电、太阳能产业链 主持人乔旎:这也是工作方法的问题,我们希望它更加透明,不应该是闭门会议,更多更清晰,更具有流程化的东西,大家对以后的审批更加抱有一定的信心。我们也谈到了中国要更多发展自己的,中国现在也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您也是可再生能源的理事会的理事长,目前来说能不能给我们谈一下现在可再生能源的总体情况是什么样的?[NextPage] 石定寰:中国从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200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整个发展在改革开放30年当中,不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国家,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6年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包括研发工作,政府各方面的投入,企业的投入,在进一步增强,我们在各方面,中国自主创新的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比过去有了很大的增强。 在技术创新基础上,产业化的进程也大大加快了,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风电、太阳能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产业的群体,这对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这个产业的发展,也是通过以市场作为导向,不是完全在政府指为下发展起来的,通过在政府宏观政策推动下,市场机制的导向下,和市场导向下,动作大量的国有企业,通过民间的力量推动了它的发展。 比如太阳能光伏企业,更多是依靠十几家企业在海外上市,国际资本的力量,市场的力量,拿到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也包括它的国际化的程度,比如说现在太阳能的光伏产业,因为自己国内的市场没有培育起来,大量能够到欧洲和欧美市场出口,出口过程中,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我们出口必须符合当地所在国的技术标准。 发展到今天,中国的风电产业已经为支持每年装机超过上千瓦提供一定的能力。尽管在风电上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质量的问题,入网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电厂的管理运营效率,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我们的基础力量已经开始形成了。 我们的光伏电池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而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最前端的硅材料,到生产多晶硅的原料,到铸锭、切片,生产电池,到生产组件,到建立电站,有完整的产业群,基本上掌握了这里主要技术,为下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太阳能热利用上,中国是热利用量最多的国家,无论是每年的产量还是在累计的量上,都是占据了世界的第一。当然现在正在向高端发展,在中高端利用,跟建筑一体化热能的利用,包括太阴能热发电这方面的创新也在做。 中国这几年的发展已经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政策上,在创新能力上,在掌握核心技术上,在人才,各方面,都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来解决。 主持人乔旎:在未来的十年或者二十年的时间内,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会占到多少比例? 石定寰:中国作为非化石能源,包括大量的水能,现在化石能源,水能占比较大的比重,这几年上的比较快是风电、太阳能等等。 未来来看,现在定的目标到2020年使非化石能源占到整个能源消费15%左右,这个总量很大,到2020年的时候,中国能源总的消费量在现在接近30亿吨基础上,将要达到接近40亿吨,算下来有6亿吨左右都是来自非化石能源。 王卫权:虽然总量比例是15%,但是基数非常大,这个量还是相当可观。 石定寰:比如初步规划,到那个时候,风电装机容量要在现在基础上发展到一亿千瓦以上,光伏太阳能发电安装的总量装机容量能超过二千万到三千万千瓦,我认为可能更高一些。利用生物制各种燃料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发展。 现在国家在制定新能源行业的行业振兴规划。这个规划将全面提升和发展新能源行业,包括创新能力,产业应用,市场的开拓和运行、管理,全面进行提高。 主持人乔旎:我们现在来说更多的人也开始关注新能源,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在来说很多人提出来产能过剩的问题,您怎么看? 石定寰:现在的产能,距离刚才说的宏大目标来看,差太远,现在谈不到总量过剩。所谓过剩,可能体现在在某些环节上,在产业链上不同的成长环节上,比如多晶硅材料,这是在市场发展中必然存在的。 前一段存在所谓过剩,就是在国内市场没有培育起来,而国际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终端产品的量受到影响,使多晶硅量按照原来预想的规划产生过剩的问题,但是今年还有相当多的多晶硅材料需要进口。在发展中平衡和不平衡有一个规律,真正把电价政策落实了,国内市场培育了,可能前端又不足了,还是要开发产能。 另外一个所谓过剩,好多企业重复了低水平的项目,而现在在技术创新是发展非常快的,包括在多晶硅材料上。新工艺出来了,如果还是老方法上,可能会造成过剩。这是很重要的,鼓励人们更加重视科技创新,不要停留在目前的水平上。 产能在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肯定有一些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会淘汰。 主持人乔旎:大家更多考虑创新。希望这次哥本哈根会议能够真正有实质性的进展,对于后续的报道,继续关注新浪财经哥本哈根会议专题,非常感谢位嘉宾做客聊天室,同时感谢网友的关注。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