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太阳能 - 集成应用 |
多晶硅:“准入”动真格 企业练真功文章来源:中国电子报 | 发布日期:2011-07-14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为贯彻落实《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制定了《多晶硅行业准入申请报告》,并要求相关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受理本地区的多晶硅企业准入公告申请,于7月15日前报送至工业和信息化部。“准入申请报告要求填报的内容非常具体,对环保要求很明确,还需要省级发改委、环保厅和工信厅的共同认可、盖章,再加上技术指标要求高,申报难度很大,对促进企业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大洲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需求进一步增长 据介绍,今年前5个月,多晶硅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状态,价格从每吨45万元一直涨到75万元,多晶硅企业满负荷生产。美国海默洛克、德国瓦克、中国保利协鑫、韩国OCI、挪威REC等国际大厂成为供应主流,执行稳定低价的长期协议。 截至5月底,全国进口多晶硅25696吨,预计上半年进口量约为3万吨,国内总产量3.2万吨。多晶硅价格从年初开始攀升,最高达到每吨多晶硅75万元。6月中旬,价格企稳回落,目前稳定在每吨多晶硅40万元~45万元之间。 而在中国国内光伏示范电站的招标价格接近每千瓦时1元、德国离网光伏发电成本接近传统能源价格的带动下,下半年全球光伏市场会由于成本下降刺激需求进一步增长,预计全年光伏装机容量比去年增长40%以上,从而带动对低成本高质量的多晶硅的需求。 要规模也要技术 面对供不应求的市场,我国多晶硅行业受准入条件的规范,并没有发生新一轮低水平重复建设,而是出现了强者恒强的良好态势。四川奥光硅业有限公司新建年产3000吨多晶硅生产装置、供应系统、公用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安全保护工程等工程日前在四川眉山铝硅产业园区开工,该项目总投资28.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6150万元,占总投资的2.2%。 中能硅业积极消化吸收、集成创新,目前80%以上装备实现了国产化,6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应用到生产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GCL工艺路线,产品提纯能力达到10个9到13个9以上,达到了世界同行先进制造水平。今年年底公司将建成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和硅片基地,产能将分别达到4.6万吨、6.5吉瓦。“2011年开始我们继续以最低成本的高质量多晶硅原料,长期稳定地供应主要太阳能下游企业,创造行业优化组合,努力让老百姓用得起清洁的太阳能。中能硅业大技改项目进展顺利,已进入设备进场安装阶段,下半年将正式投产运营,预计年产值将达到400亿元以上。此外,2012年我们还将规划兴建一条年产能10万吨的多晶硅生产线,产量将跃升世界第一。”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锦标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NextPage] 国内多晶硅主导企业纷纷扩大产能,未来3~5年,产量会达到多少,是否会产生过剩?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佟兴雪认为,未来3~5年,多晶硅行业还将继续保持非常高的发展速度,保守估计,国内产量应该不会低于30万吨,这是肯定不会过剩的。“我们可以看到,2010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在16万吨左右,而我国光伏生产中仍有50%的多晶硅依赖进口,而今后需求量肯定是只增不减的,所以,我国多晶硅生产3~5年内基本不可能出现过剩的现象。”他说。 要节能还要环保 多晶硅作为战略性原材料,世界各主要生产国长期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至今我国企业仍无法引进国外多晶硅的系统工艺技术。目前国际多晶硅生产的主流工艺是改良西门子工艺,占总产能85%以上。国内多晶硅企业按照准入条件的要求,一方面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正在研究的“冶金法、物理法、化学法、化学物理法”等低能耗、低成本新技术,进一步降低了能耗,实现了清洁生产。 中硅高科以国家工程实验室为平台,先后完成了3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3项国家“863”计划重点课题,实现了低温加压四氯化硅氢化、高效加压大还原炉系统、尾气高效加压分离回收工艺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等一系列新的技术突破,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技术成果,并在工业化试验线上进行了验证,突破了制约我国多晶硅大规模、低单耗、高品质、清洁生产的关键技术,掌握了“物料内部循环、能量综合利用”的多晶硅清洁生产工艺。“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实施‘上网电价法’,明确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进行支持,支持自主研发技术,进一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支持开展多晶硅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如检测方法,各种规范、标准的制定等,服务全行业;支持有优势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或新建产能,优先备案核准。”严大洲强调。 经过多次深度技改之后,中能硅业的万吨级多晶硅采用自主创新的协鑫法工艺,由于大型高效还原技术的运用和各工序的能量回收、系统集成,实现了多晶硅生产的低能耗制造。今年4月份,生产每公斤多晶硅全流程综合电耗为94.6千瓦时,同比下降34%;还原电耗为63千瓦时/公斤,同比下降29%,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将2个9纯度的工业硅提纯到9个9以上的高纯多晶硅,全流程消耗的电量换算成每万元GDP耗能比是0.5吨标准煤,远低于国内钢铁、电解铝等工业生产的耗能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耗能水平,为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提供了价廉质优的多晶硅原料。多晶硅生产过程会产生氯化氢、氢气、四氯化硅、三氯氢硅等中间物质,这些易燃易爆、有强酸腐蚀性的物质在中能硅业的回收利用率在99%以上。 佟兴雪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赛维LDK使用冶金级硅作为原料来生产三氯氢硅(TCS),然后利用后者生产多晶硅。借助此项工艺,赛维LDK太阳能得以在生产流程中回收并反复使用绝大多数的氢气、盐酸(HCI)、三氯氢硅(TCS)和四氯化硅(STC),从而减少了废物排放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