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太阳能 - 光热动态

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向商业化启程

文章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日期:2011-07-26 | 作者:王蔚 | 点击次数:

太阳能光热发电正在成为国内能源巨头新的角逐焦点。由我国自主研发的10KW(千瓦)碟式太阳能聚光发电系统样机,日前在宁夏石嘴山市进行测试及试运行。这套碟式太阳能聚光发电系统填补了我国在碟式太阳能聚光发电技术方面的空白。

6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正式实施,在指导目录鼓励类新增的新能源门类中,太阳能光热发电被放在突出位置。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企业已捷足先登,抢占先机,光热市场新一轮爆发即将启动。

太阳能光热发电渐成投资热点

太阳能发电以其绿色、无污染、可再生等特点,成为新能源的热点。太阳能光热发电是继光伏发电后的一种新的太阳能发电方式。光热发电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新型的朝阳产业,是新能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我国首台10KW碟式太阳能聚光发电系统样机,由浙江华仪康迪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留美回国创业、新近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万斌介绍,这台太阳能聚光发电系统组合应用了多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比美国仅仅晚了半年;与其他太阳能发电系统比较,这套碟式斯特林聚光发电系统光电转换效率达到30%以上,且有安装灵活、制造和维护成本低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今年8月,该公司还将推出25KW的斯特林太阳能聚光发电系统,全面进入市场,为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业内人士介绍,过去一年多,有不同企业在四川、青海、甘肃、宁夏等多个地区提出了数个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规模从100MW(兆瓦)到500MW不等,各大电力集团已开始谋划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华泰联合证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王海生介绍,目前大唐在内蒙古、国电在新疆、华电在青海、华能在西藏都开始运作不同规模的光热发电。

商业示范起步集成经验缺乏

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原理是,通过反射镜将太阳光汇聚到太阳能收集装置,利用太阳能加热收集装置内的传热介质(液体或气体),再加热水形成蒸汽带动发电机发电。光热发电有槽式、塔式和碟式三种系统。

目前,我国科学家已经对碟式发电系统、塔式发电系统以及槽式聚光单元进行了研究,掌握了一批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核心技术,如高精度高反射率的反射镜、高精度双轴跟踪控制系统、高热流密度下的传热、太阳能热电转换系统等。

尽管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商业化示范项目已开始起步,但对企业来说,过去的技术研发都是针对单个器件,最大的缺陷在于没有系统集成的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经验。 [NextPage]

如何打造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链?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马胜红认为需要突破三个瓶颈:一是需掌握关键零部件技术,并经过商业实践的考核;二是大型发电系统建设和调试国内缺乏经验,需要与国外企业和专家合作;三是目前招标电价过低,希望国家能有扶持政策让企业有积极性,同时对电站选址、规划要有具体的要求,早布局、早测量。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由于太阳能热发电的成本还高于常规电站,因此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推动,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指导和支持。

有关专家建议,国家应考虑给予我国企业做集成电站的机会,国内企业只要完成3-4个商业项目,整个产业链就会比较完整。

光热市场新一轮爆发即将启动

光热发电是已被印证的成熟可靠的发电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时迎来契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初步应用,装机量达到354MW。此后经历了近20年的“市场空白”期,但第二次爆发已经“箭在弦上”。

王海生介绍,首先是2009年西班牙可再生能源FiT政策激励促使其光热发电三年来发展迅速,累积装机约582MW,在建项目超过600MW;2009年美国一系列激励政策也促使其光热市场重新启动,在建项目近500MW,规划项目超过10GW(即1万兆瓦);另外中东地区、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国也有规模不一的市场正在启动中。目前全球在建及规划中的光热市场已经达到23GW,对应投资超过500亿美元。

我国也已将太阳能光热发电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国家电力“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将在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选择条件适合地点建设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据华泰联合证券统计,如果所有已公布项目均能实施,2015年前,我国的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将达3GW左右规模,按照光伏系统可比成本计算,市场总量达450亿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认为,太阳能光热发电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并适合多样化的技术应用,例如可实现低成本的储能,提高电力输出品质;与现有电力设施结合发电;太阳能聚热发电余热可用于制冷、海水淡化或污水净化等多领域。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