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太阳能 - 光热动态 |
光热发电成太阳能行业下一个“高地”文章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 发布日期:2011-05-26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随着力诺瑞特CPC中温太阳能工业热力系统顺利运行,我国的太阳能光热应用正式从家庭热水应用转向工业热能应用,为下一步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专家表示,随着我国太阳能中温应用技术的逐步成熟,作为太阳能光热应用的最高阶段——— 光热发电将成为太阳能行业的下一个高地。 力诺瑞特从热水到热能仅用十年 自2001年成立以来,力诺瑞特充分发挥中德合资的优势,引进德国世界领先的太阳能技术,而且坚持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太阳能的核心技术,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力诺瑞特在国内第一家研发推广了分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研发推广了国内第一台完全符合欧洲标准的CPC-U型真空管集热器,成功研发国内第一台无阻传导-Ag3.2W集热器,并在国内独家研发推广冷凝式太阳能燃气锅炉,实现太阳能与常规能源的一体化结合。 此外,力诺瑞特还先后与清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广泛展开校企合作,扛起行业科技创新的大旗。2010年7月21日,力诺瑞特自主研发的太阳能中温真空管集热器,通过了专家团的权威鉴定,集热温度达到150℃,填补了国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为太阳能制冷、海水淡化、工农业用热等领域的中高温利用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撑。 11月,力诺瑞特牵手上海交大成立太阳能研究院,联合设计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成功实现太阳能制冷、采暖、热水、光电等四位一体应用,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办公、娱乐、酒店、会议、超市等公共建筑以及别墅等高档住宅建筑。初步估算,该系统的推广将为行业开辟至少2000亿的新市场。 力诺瑞特总经理申文明表示:“力诺瑞特仅用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太阳能光热从热水应用到热能应用的全面升级,下一步将发挥技术优势,重点攻关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争取在3-5年内完全掌握核心技术,择机开建示范项目。” 光热发电成新能源产业热点 据了解,发改委近日下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将于6月1日正式施行。在指导目录鼓励类新增的新能源门类中,太阳能光热发电被放在突出位置。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产业政策方面大力推进光热发电及与其有关的设备制造。[NextPage] 目前,我国以火力发电为主,火力发电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巨大。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煤、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的日益枯竭,太阳能发电以其绿色、无污染、可再生等特点,成为新能源的热点。而太阳能光热发电以其与现有电网匹配性好、光电转化率高、连续稳定发电和调峰发电的能力较强、发电设备生产过程绿色环保、不产生任何有毒物质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国电力科学院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学浩认为,由于太阳能光热发电和火电一样是通过蒸汽轮机,加上太阳能光热发电带有热储存系统,更有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和调节。目前光热发电价格与光伏发电成本相当,但是光伏发电没有储热设备,而光热发电可以采用储热装置提供稳定的电力输出。如果考虑储热装置,光热发电的综合价格比光伏发电要便宜些。 我国光热发电技术研究已悄然展开 太阳能光热发电在国际上已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热点。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外就已建造了装机容量500千瓦以上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20余座,其中美国加州的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一号及二号装机容量分别达到了850兆瓦和750兆瓦,太阳能光热发电已经开始商业化运作。 在国内,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视,光热发电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据中国科学院太阳能热利用与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志峰介绍,“十五”期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工程热物理所等科研机构和一些太阳能企业,已开始了光热发电技术的项目研究。目前,我国科学家已经对碟式发电系统、塔式发电系统以及槽式聚光单元进行了研究,掌握了一批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核心技术,如高反射率高精度反射镜、高精密度双轴跟踪控制系统、高热流密度下的传热、太阳能热电转换等。 不久前,国内首次4米长发电热管外罩玻璃在力诺调试成功,填补了国内生产4米长发电热管外罩玻璃的空白。该发电玻璃管通过垂拉方式成功生产,解决了4060mm高温真空集热管罩玻璃管的使用要求,避免了原来两只短管的对接引起的对接处外观质量差、存在结构应力、影响透过率的问题,保证外径、直线度、圆度及壁厚的偏差均不低于普通大口径短管。同时,力诺发电玻璃管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可承受450℃以上长时间工作,太阳吸收比不低于0.94,400℃时发射比不高于0.14,可承受温差400℃缓变热处理和200℃的快速热冲击,为太阳能光热槽式发电奠定了基础。 (本报记者 王爽 通讯员 韩建民)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