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太阳能 - 产品与技术 |
光伏市电互补系统建模及其运行特性文章来源: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 | 发布日期:2017-08-04 | 作者: | 点击次数: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传统化石燃料消耗殆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诸多问题,为缓解能源需求压力并减轻环境污染,世界各国大力提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因其具有无污染、使用灵活、分布广泛等诸多优点而成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想绿色能源。 光伏发电作为太阳能利用的一种主要形式,其具有清洁、可再生的优点,并且具有建设周期短、可利用建筑物表面等优势。随着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不断提升和生产成本的持续降低,其正逐渐在能源、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人类开发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光伏发电发展前景广阔,将逐渐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过渡。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出力受外界条件影响十分严重。对于大规模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而言,该特征会对电网电压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是阻碍大规模发展光伏发电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越来越多地并入电网,其对电网的影响日益凸显。大容量光伏电站的并网运行给电力系统节点电压和功率的预测增加了难度,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电网调度造成较大影响,对电网保护与控制的影响不可忽视。 光伏发电系统目前主要有“低压接入、分散开发、就地消纳利用”和“中高压接入、集中开发、远距离输送消纳利用”两种方式。从运行模式来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存在并网系统和独立系统两大类。 前者主要是由国家投资兴建,系统技术层面要求较高。后者通常需要对蓄电池储能环节进行能量管理,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成本高,并且蓄电池等储能装置的回收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光伏发电的太阳能利用效率普遍较低,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能力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电能的需求。因此,光伏发电迫切需要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及传统化石能源有效结合,共同给电力用户提供电能,以此来达到多种能源综合互补的目的。 在此背景下,为了促进太阳能发电即发即用、就地消纳以及多能源综合互补利用,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辽宁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电工电能新技术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光伏市电互补系统动态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变步长无电压检测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及基于逆止二极管控制直流母线入口的光伏市电互补系统控制模型策略,并对其工作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与扰动观察法比较,验证了所提出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光伏市电互补系统运行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负载电流、电压波动特性。 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当太阳辐射量降低时,负载电源由光伏向市电自动切换。在电源切换过程中,负载电压与电流波形畸变率小,系统保持平稳运行。实现了太阳能发电即发即用与就地消纳利用的目的。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