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太阳能 - 产品与技术 |
光热发电:“中国制造”何以降成本文章来源:newsletter@sunwindenergy | 发布日期:2014-04-19 | 作者: | 点击次数:
“从现在来讲国外的经验有很多是可以借鉴的,但是无论是从光能、光伏还是风电来看,最终还是要通过中国制造来降低成本。”在近日举行的“2014光热发电中国聚焦”会议上,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工程师徐海卫如是说。也有光伏分析员预计“到2020年全球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约为7.1吉瓦,中国光热发电装机约为300~400兆瓦”。 尽管如今光热发电的“火热”程度远不及光伏产业,不少“仁人志士”仍在为中国的光热发电产业努力着。这其中,“如何利用中国制造降低光热发电成本”成为焦点话题之一。 以项目促需求 国家能源局下半年有望出台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指导电价,并启动一批试点示范项目。 “我很乐观。”美国亮源公司高级副总裁Jose Barak在讨论中国制造问题时说,“在槽式光热发电方面,已经有七八个中国企业有运作了,至少有5家企业生产的反光镜质量很好。我们的员工去这些工厂访问过,工厂里的组装看起来都很现代。” 他表示,一家中国厂商制造的反光镜前不久刚在亮源公司的测试区作了测试,效果很好。Jose Barak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优秀的厂商组织起来,让他们为光热发电市场提供产品。” 同样乐观的还有徐海卫。“现在一些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参与光热产品的生产研发,最典型的是集热管价格的降低,它与‘中国制造’有很大的关系。此外,目前熔盐泵、电热件等组件的生产开发都有一些中国厂商参与其中。”徐海卫说。 但是,如何才能调动更多厂商,使国内光热市场成长起来?“我们需要一个好的项目吸引更多制造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徐海卫说。他认为,成本能不能降低,主要是看是否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在市场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需要尽快有政策的激励,开展一些示范项目,形成一定的需求。 令人欣慰的是,近日有消息透露,国家能源局下半年有望出台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指导电价,并启动一批试点示范项目。“肯定要先有项目,紧接着才会有设备生产厂商的跟进。没有哪个厂家会做一堆设备出来等着市场。”美国再生能源集团大中华区合伙人傅可夫说。 以标准成规模 如果设备、部件不能标准化,就很难大规模地生产,成本就很难降低。 “你们的每个项目都需要定制产品,尺寸之类的指标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都得根据你们的参数要求来做,有没有一种可能在我们这个行业统一建一个标准,这样可能在降低成本方面也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会议的小组讨论尚未结束,一位来自德国的光热器件厂商蔡先生忍不住“吐槽”。 其实,这一问题反应了不少厂商的心声。技术标准的问题正困扰着光热“中国制造”的发展。 “如果设备、部件不能标准化,就很难大规模地生产,成本就很难降低。但现如今,制造标准、认证体系都没有办法统一。”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珂说。 目前,仅光热发电的技术市场就包括四个技术流派——槽式、塔式、盘式、菲涅尔式。 对此,傅可夫表示,在规格层面,光热产业技术流派多,大规模生产难度大。更何况同一技术流派的企业间的标准也不同,这使厂家很难通过规模化的生产同时支持两个企业的工作。 不过,对于这一问题,傅可夫并未感到太犯难。“将来,随着技术经济发展,最终大家可能还是会统一到一个规格上,这对设备生产也将有很大帮助。”傅可夫说。 “技术不同,技术路线不一样,要求就不同。我们正在槽式领域做一些标准化工作,使其具备类似的规模、配置。”Ener-T International的总裁Yehuda Harats说。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