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50106581048840765.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行业动态

垃圾焚烧发电厂既要“吃饱”也要“吃好”

文章来源:中国建设报 | 发布日期:2024-07-24 | 作者: | 点击次数:

 经过多年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地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置和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式。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吃不饱”的现象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调查发现,无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还是中西部地区,该现象都不同程度存在。笔者认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亟须探索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正处于产业成熟发展期。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全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数量达到925家,日处置能力达103.5万吨。13年间,中国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数量增长了近9倍,处理能力增长了16倍。相关机构的调研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平均负荷率约为60%,很大一部分厂家没能达到满负荷运营。一般认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快速发展与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带来的原生垃圾源头减量,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吃不饱”的主要原因。

缺少生活垃圾是“痛点”。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产能富余的前提下,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生活垃圾处理量。目前行业内探索的主要有两种解决方式:一是变减量为增量,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与工业固体废弃物,包括市政污泥、沼渣、浓缩液等;二是向存量要增量,将深埋地下多年的陈腐垃圾重新挖出,处理后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使用。实际操作中,要确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效率,必须提升相关技术,注重环保与安全。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既要“吃饱”,也要“吃好”。从长远看,一方面,相关部门进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时要更科学、更精准,加强统筹和区域协作,有序建设运营;另一方面,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也需要练好内功。挑战也是机遇,在“双碳”背景下,面对不断提高的环保标准,相关企业要紧跟行业趋势,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优化改进技术、扩大经营服务,例如以增加余热利用等方式弥补经济效益不足,做到提质增效、“开源节流”,确保企业市场竞争力,为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