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行业动态 |
丹麦德国意大利生物气发展启示文章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 发布日期:2019-07-17 | 作者: | 点击次数:
丹麦、德国和意大利近十年生物气发展概况 面临北海气田枯竭以及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重压力,丹麦显然有意将生物甲烷的研究推上一个新高度——使其成为未来智能能源系统的核心支柱。同样,德国的Energiewende公司对这种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方式的高度关注,带动了一批沼气生产厂的蓬勃发展,这些制气厂不仅可以生产沼气,还拥有即时电力转换和热电联产设备。这样一来,德国就成为了迄今为止欧盟最大的沼气生产国。而在意大利,发展农业产生的大量沼气制备原料以及交通运输业对于气体燃料的依赖,为生物燃料的发展(沼气的生产并升级为生物甲烷)提供了温床。发展生物质燃料不仅可以促进运输部门达成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扩展目标,更可帮助该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补贴起到的关键作用 在丹麦,沼气厂生产的气体主要用于支撑当地城镇的热电联产。从供应量上来说,沼气占有一定比重,但是若将当地的用能需求完全依赖于沼气供应,可能还是有些不现实。在2014年引入进料溢价后,该国气网注入生物甲烷的势头强劲,扩大了消费基础——它目前占气体燃料输送量的10%以上。 同样,在2009年引入相关升级奖金后,沼气和生物甲烷在德国的生产也取得了良好势头,可以说是一跃成为德国能源体系中的关键成员。但由于要维持关税水平平稳,导致近年来德国沼气生产和相关项目的投资大幅减少,因此沼气和生物甲烷的发展也开始逐渐放缓。2014年,能源作物种植奖励和沼气制备升级补贴双双取消。于是,因为缺乏市场前景和其他行业、领域配套政策的支持(补贴取消),该国的沼气和生物甲烷的发展预计将会暂时停滞不前。 在意大利,由于制定了优惠的进料关税,沼气行业发展从2008年开始飞跃。随后,在进料溢价的不利影响下,沼气的制备又开始优先考虑使用副产品和农业废物而不是能源作物,导致自2012年以来沼气生产及衍生热能、电力发展停滞。尽管立法过程漫长,到2018年3月,“生物甲烷法令”的通过终于有力地推动了意大利的生物甲烷部门的再次发展:虽然截至今年年初只有6个工厂投入运行,但有900多个初步的气网建设项目正在策划,一旦实现,相当于每年可产生22亿立方米的可再生能源。 考虑到意大利巨大的生物甲烷发展潜力及其作为运输燃料的推广前景,意大利交通运输部门将首当其冲为其快速扩大生产和降低成本提供支持,然后再将生物甲烷的用途拓展到其他领域。2018年“生物甲烷法令”是通过促进和支持生物甲烷作为运输燃料在该国立足、扎根、发展产业链的根本。 领域融合与降低成本 这三个市场是否能够进一步发展取决于降低成本战略的成功与否,以及针对政策采取措施的战略性部门的称职与否。面对棘手的情况,德国和意大利都相继采取了各种举措,以最符合技术和经济限制条件的替代品,去最大限度地提高环境和农业效益。 不仅要降低成本,还要以创造更高的效益为目标,例如将几个沼气生产工厂合并以达到规模要求等。此外,制造商对技术进行升级的需求也需要被考虑——引进专业人才会帮助优化工厂的运作,从而提高整体成本效益。重点是,优先解决廉价基底的稳定供应问题,再结合大规模的农业或工业废物提供为生物质燃料发展所做的铺垫,将会带来良好的效果。 另外,新的融资方式可以促进投资,以此带动设备升级并建设连通管道。将沼气作为生物肥料出售则会为新的收入来源开拓机遇。想要做到因地制宜,不仅要将工程(沼气和生物甲烷项目)建设在电网能够安全输电的范围内,相关的连接和注入条例(包括天然气的质量要求、电网调整管理以及压缩需求、产能分配等等)也要与电网运营商进行全面沟通,然后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重新布局。 沼气和生物甲烷的长期发展前景 丹麦、德国和意大利的经验证实了生物甲烷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后起之秀的地位。但相较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通常对于成本严苛的比较往往忽略了它在多功能性、可存储性以及可调节性方面的额外优势。从智能能源体系的角度来看,上述的这些特征非常宝贵,这也是丹麦、德国和意大利一直坚持不懈要将这一领域发展壮大的原因。 当然,除了用于发电,生物甲烷也被认为是助力交通运输业脱碳的不二之选,但目前只有意大利在深入探索这一领域,并为此构建一个可期的市场发展愿景。意大利的案例很好地表现出了随产随用、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认清沼气和生物甲烷对能源领域和其他领域的长远作用,是保障能源发展政策制定准确的先决条件,因而亦是节省成本的关键。同时,还需要适当考虑能源、环境和农业政策、战略之间的密切关系,特别是评估补贴计划需要的投入和评估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所需耗费的资源。此外,供应系统的碳足迹也需要列入注意事项范围内。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