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行业动态 |
日本小镇实施“零垃圾”运动文章来源:世界环境 | 发布日期:2019-06-24 | 作者: | 点击次数: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调整了生活垃圾治理政策,上胜町的生活垃圾处理对策也历经数次调整。20世纪90年代,上胜町与日本其他地区一样,没有开展生活垃圾回收。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主要通过野外焚烧进行处理,焚烧产生的有害废气威胁人体健康。1997年,日本对法律进行了修订,禁止野外焚烧垃圾。1998年,上胜町政府出资购买了两台小型焚烧设施,但随着日本政府对小型焚烧炉更加严格的管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上胜町的两台小型焚烧炉不能够满足新的管理要求。当地政府不得不重新为生活垃圾寻找出路。 由于上胜町所在区域地形属于陡峭的山地,加之人口持续下降,且人口结构以老年人为主,垃圾外运比较困难。2000年左右,町政府开始推进垃圾分类及就地资源化利用,尽量减少焚烧和填埋的垃圾。 2003年,上胜町成为日本第一个发布“零垃圾”运动宣言的地方政府,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町内零废物。上胜町“零垃圾”运动不是居民的自主选择,而是在社会规则和自然环境限定下的被迫选择。 “零垃圾”是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由于工作人员有限,上胜町政府将全町生活垃圾管理及回收设施均委托NPO(非营利组织)Zero Waste Academy进行管理。Zero Waste Academy负责制定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方案、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并经营町内唯一的垃圾站,协助政府实施“零垃圾”运动计划。 上胜町“零垃圾”运动主要通过两项规则来落实:一是不设置垃圾回收车,且厨房垃圾原则上不回收,由住户在家庭内堆肥后回用;二是与日本其他区域相比分类更加精细。在分出可燃和不可燃的基础上按照能回收再生、不能回收再生进一步细分。由于上胜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回收业者不会主动上门进行回收。 为增加对回收从业者的吸引力,在Zero Waste Academy的指导下,上胜町居民将垃圾进行有效清洗整理,以降低回收从业者垃圾处理成本。比如,捆报纸的绳子不是塑料的,而是纸做的,回收从业者拿回去就可以直接打浆,玻璃瓶等需清洗晾晒干净等。同时为鼓励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和资源化利用,Zero Waste Academy还制定了垃圾资源回收积分制度。参与垃圾分类的每个家庭都有一张积分卡,每个月通过摇号对十个家庭予以1000日元的奖励。 Zero Waste Academy经营的垃圾站,全年开放,住户自行将垃圾送至垃圾站。垃圾回收站将垃圾分类变成了流水线作业,每个垃圾回收桶的标识都非常讲究,不仅标识出放置什么,而且标识出这些东西后续如何处理,这样居民们就知道他们的垃圾会有怎样的经历。 因为厨房垃圾不进入垃圾站,而且送来的垃圾都经过清洗和晾干,所以垃圾站既不脏也不臭,成为人们比较容易汇集的地方。上胜町垃圾站目前是町内人气最旺的地方,成为Zero Waste Academy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窗口。同时政府也鼓励商店、旅馆等积极参与垃圾管理。 截至2018年初,上胜町生活垃圾共分出45类,町内已有7家商店、旅馆获得了零垃圾认证。细致的分类使得上胜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81%,厨余垃圾100%实现就地堆肥化。据町政府的概算,2016年全町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焚烧政府需支付1600万日元。零垃圾运动实施后,政府仅需要支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收支缺口的420万日元,政府用于生活垃圾的处理费用仅为焚烧的四分之一。 “零垃圾”运动也为老龄化的上胜町带来了意外收获。一是吸引了大量对“零垃圾”运动感兴趣的人们到这里来参观学习,每年町内要接待约2000名到此参观学习的人,间接增加了町内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收入。二是当地人在参与垃圾分类、循环再生、再使用的过程中,不由自主提升了环境意识。三是上胜町的居民通过参与“零垃圾”运动,彻底改变了他们与环境的关系。垃圾分类带来了好的环境,好环境回报给大家好的收入。日本酒店和料理使用的礼仪鲜花,70%以上来自上胜町。大自然馈赠的鲜花和树叶成为町内“彩产业”的基础,每月给这里的老人带来100多万日元的收入。 日本德岛县上胜町通过实施“零垃圾”运动,有效减少了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处理量,实现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虽然中国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不久,但是具有技术和管理上的后发优势,日本上胜町生活垃圾治理的经验对中国农村地区实施生活垃圾治理具有现实的启示。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