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50106581048840765.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行业动态

生物天然气在我国的发展

文章来源:界面 | 发布日期:2019-03-14 | 作者: | 点击次数:

在中国天然气消费需求迅猛增长、农村“煤改气”的机遇期,未来十年生物天然气能否实现从1亿到300亿的目标备受关注。

3月1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首次将生物天然气纳入国家能源规划,并提出到2030年年产量超过300亿立方米。

生物天然气在中国已发展多年,目前年产量不足1亿立方米。将其放在年产16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量级中,存在感极其微弱。

“增加县域天然气气源保障,加快替代燃煤,尤其是农村散煤。”在《意见》中,生物天然气首次被确定为农村“煤改气”的气源保障,并被纳入天然气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供储销体系。

专家认为,这有助于实现国内气源供应多元化,且对农村“煤改气”发挥重要作用。

丰富气源

生物天然气,指的是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工业有机废水等各类城乡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厌氧发酵和浄化提纯产生的非常规天然气。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渣沼液可生产有机肥。

中国生物天然气资源丰富,每年可收集农作物秸秆量近9亿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每年产生粪污20.5亿吨,年产餐厨垃圾2.5亿吨,保守测算生物天然气可开发潜力约2500亿立方米。

这些原料大量分布在中国县域、农村地区,具有就地实现收集、就地进行加工转化和就近消费利用的分布式清洁能源特征。

而这些区域正是散煤重灾区,也是民用“煤改气”最艰难的“最后一公里”。

受益于“煤改气”等政策,中国天然气产业在2017年和2018年出现井喷式发展,天然气消费量分别同比大涨18%和17%,增量分别达约340亿立方米和390亿立方米。

然而气源不足、管道建设和互联互通不足、储气库数量不足等,全国多地出现天然气供需紧张。 寻找更充足的气源成为当务之急。

实施生物天然气工程,既能解决畜禽粪污问题,又可以助力农村煤改气的气源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发布,提出要实施生物天然气工程;又一个月后,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也提出,在具备资源条件的地方鼓励发展生物天然气。 同年9月,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生物天然气专委会在北京筹备成立。

直到此次《意见》发布,为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制定了“三步走”战略。 到2020年,生物天然气实现初步发展,年产量超过20亿立方米,年替代县域及农村散煤约340万吨;到2025年,形成可再生燃气新兴产业,年产量超150亿立方米,年替代县域及农村散煤约2500万吨;到2030年,实现稳步发展,年产量超300亿立方米,年替代县域及农村散煤超过5000万吨。

突破难题

然而,在现实中生物天然气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难题。 

首先是原料收储运困难。生物天然气原料分布分散,收储运面临较大挑战。

其次,产业的关键技术也需要进行突破。 虽然中国生物天然气的工程生产工艺与装备技术水平能基本满足项目建设要求,但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多种关键技术存在瓶颈,成套设备缺乏标准化和系列化。 资源投入相对较少,致使新技术创新与发展进程缓慢。

另外,投资主体最关心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水平也是困境之一。目前国内生物天然气价格约为4元~5元/立方米,国内居民天然气定价在2元~3元/立方米,工业气价在3元~5元/立方米。 这导致目前生物天然气投资主体较少,投产项目缺乏,尚未形成专业化、一体化的投资建设运行管理服务体系。

对于以上问题,《意见》鼓励能源企业以及其他有实力的企业对生物天然气项目进行专业化的投资、建设、运营和服务;鼓励燃气经营企业结合城镇燃气发展布局,开发建设生物天然气项目。 《意见》还指出,对投资建设项目以及并入燃气管网消纳生物天然气的燃气经营企业,国家油气企业在市场化条件下,在常规天然气计划分配上给予支持。

前景可期 

参考国外的生物天然气发展情况,其产业前景仍可期待。

截至2017年,欧盟国家年产沼气约500亿立方米,提纯生物天然气产量约20亿立方米,产能位居世界首位,主要用于中小区域民用供暖、工业供热、发电及车用燃料等。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沼气生产国,截至2017年底,已建设了近1万个大型沼气工程,208个大型生物天然气工程,年产沼气200多亿立方米,折合生物天然气100多亿立方米。

从全球看,生物天然气的技术、装备和商业化运作模式已经成熟,产业规模正在快速扩展。这也是中国大力提倡发展该产业的信心来源。

此次印发的《意见》中,号召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华润集团、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等大型能源企业,积极规划、布局生物天然气项目。

这些企业大都在生物质能源方面有所涉猎。

中广核节能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生物天然气企业,在新疆呼图壁、河北衡水、河北迁安、内蒙古兴安盟等地投建了多个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

其中,河北衡水生物天然气项目年产生物天然气3300万立方米,甲烷含量达到98.86%,年可代替标煤4.2万吨,已为居民小区、工商业企业供热。

专家认为,在《意见》基础上,国家应尽快出台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和责任主体。 此外,还应尽快推出一批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示范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逐步出台或完善气价与有机肥后端补贴政策、财税优惠政策、行业标准、产业监管等系列配套政策。

另有业内人士希望未来政策,对生物燃气如何有效进入管网、生产企业在该区域内是否有特许经营权等问题作进一步明确。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