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行业动态 |
原料收集难度大 生物质能发展受限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发布日期:2012-10-18 | 作者:陈雅琼 | 点击次数:
近日,中国国际生物质能产业大会在上海召开,再次点燃了市场对生物质能的关注热情。国家能源局今年8月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一同发布的还有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四个专题规划,生物质能作为最新加入五年规划中“新能源俱乐部”的成员备受关注。生物质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能源,探索和发展生物质能的“中国道路”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所关注的焦点。 据悉,根据相关规划, “十二五”期间生物质能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底,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1300万千瓦,到2020年将达3000万千瓦,在2010年底550万千瓦的基础上分别增长1.36倍和4.45倍。农林生物质发电将达800万千瓦,沼气发电将达200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将达30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生物质成型燃料利用量将达1,000万吨,生物质乙醇利用量将达350万到400万吨,生物柴油利用量将达100万吨,航空生物燃料利用量将达10万吨新的生物质能。 然而,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行业分析师表示,尽管有规划在眼前,但生物质能的发展前景仍然不甚明朗。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表示:“(规划)对上市公司是不是直接的利好这个不好说,要看他们拿项目的情况。” 卓创资讯生物柴油分析师刘梦凯认为,实际上在十一五期间政策就向生物质燃料倾斜,但由于没有非常实际的措施出台,完成度不大好,“现在生物质柴油企业以民营为主,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对行业利好不是很明显。” 生物质资源收集难度大 根据公开资料,规划明确提出,在黑龙江、吉林和新疆等粮食规模化生产的地区及人均耕地面积较多的地区,建设直燃发电项目;在人口较为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和湖北等地区,重点建设秸秆气化发电/供气项目;在三北地区、重点林区,结合生态建设,利用林业剩余物发电;同时,鼓励在城镇人口规模大的地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上述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直接推动了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我国生物燃料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原料资源基础仍然薄弱。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曾表示:“十一五”以来,全国建设的一批生物质发电厂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生物质资源收集难度大,导致一些缺乏合理布局的地区生物质电厂存在原料供应短缺问题。[NextPage] 上市公司长青集团是生物质发电的代表性企业,2011年,公司生物质发电的毛利率由45.70%下降至33.61%,主要原因是2010年公司的生物质发电业务均来自于中山市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焚烧发电厂项目,垃圾发电项目使用的燃料是城市生活垃圾等免费燃料;但新增的沂水生物质发电项目使用的燃料是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付费燃料。 长青集团为何从免费燃转而投向付费燃料? “生物质发电原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垃圾,一种是秸秆。垃圾可以说是没有成本的,市政府还给垃圾处理费,但它属于市政项目,不好拿到。因此大部分生物质发电使用秸秆,而它是有成本的。” 上述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 企业大力发展秸秆燃料的同时,原料收集难度大就成为很突出的问题。她分析道:“主要去找农民收,或者采取农民送上门企业现场付费的方式。价格各地区差别很大,平均说来每吨200元-300元。秸秆的成本主要来自运输,牵扯到地域不一样、秸秆分散不一样、湿度不一样等问题,有的地方可能不只是收秸秆,也包括一些稻壳之类的。” 生物质燃料两头被挤压 除了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料的利用在生物质能源中也占据相当比重。据规划,到2015年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物质乙醇、生物柴油和航空生物燃料的利用量将分别达到每年1000万吨、350万吨、100万吨和10万吨,而目前的利用量仅为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50万吨/年,生物质乙醇20万吨/年。 我国生物质燃料总的来说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技术和成本问题导致项目盈利困难。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政府能够在“十二五”时期加大补贴力度,促使行业尽快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提高技术降低成本,行业就能够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卓创资讯生物柴油分析师刘梦凯认为,生物柴油在向下游销售和向上游采购方面都面临困难。“生物柴油主要原料是地沟油,一方面早先生物柴油技术还不成熟,下放到市场,反响不好,导致下游市场存在抵触心理。现在虽然技术成熟,但以前留下的阴影还挥之不去,对生物柴油接受程度不高。另一方面,生物柴油没有被中石油、中石化等大企业并入终端加油体系,只能是厂家自己卖,宣传力度受到很大影响。”[NextPage] 而采购困难是存在于生物质能企业的普遍问题,这一点从凯迪电力身上可见一斑,公司今年因开展燃料市场整治活动出现部分生物质电厂停机。凯迪电力因发现生物质电厂燃料收购环节存在不良中间商囤积燃料、哄抬价格等问题,下决心建立新的燃料收购模式。2012年6月,着眼于生物质电厂的健康、持续发展,公司开展了维护燃料市场秩序,规范收购行为的专项整治活动。在活动中,采取包括清理不良中间商、加大燃料信息透明度、下沉燃料质检环节、重组燃料收购团队等多项措施,完善了燃料收购模式,加强了对燃料价格和质量的把控能力。 “由于原料供应不足,去年生物柴油企业一度开工不足一半。” 刘梦凯说,“生物柴油企业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收购价格不会太高,而做生物油脂的小商贩出价往往较高,导致生物柴油企业收不到原料。去年全国各地政府从严治理地沟油,连续打压几个月,价格低了采油比较好采,那段时间生物柴油开工就比较顺利。”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