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行业动态 |
委员建议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文章来源:新华08网 | 发布日期:2012-03-13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记者胡俊超 吕晓宇 程士华)由于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价格昂贵,而且化石资源会带来诸多环境问题,人们寻找可替代能源的愿望日益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呼吁开发生物质能源。 资料表明,我国生物质能源潜力巨大。生物质能源由于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成为能源界新宠,我国已经在生物质能源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总体上目前生物质能源行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代表委员建议出台措施大力发展。 -代表委员呼吁开发生物质能源 开发生物质能源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代表委员指出,发展生物质能源,既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又有利于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对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九三学社中央在一份书面发言中指出,当前国家极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生物质能源,可以为农村开辟新兴产业(秸秆发电、燃料乙醇等),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发展生物质能源,可以将原来用于直接燃烧的农业秸秆、有机废物等转化为高效、清洁的生物质能源,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荣杰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能源、资源、环境已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在这一形势下,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李荣杰代表指出,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正在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重点,我国政府及时提出了“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综合利用”等多种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延长化石资源使用时间,延缓温室气体排放。但从长期来看,化石资源不断消耗枯竭、温室气体不断增加的趋势不会改变,难以维持长久的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其中,电能可从太阳能、风能、水能转化,而液体燃料及材料只能依赖生物质转化。发展生物质产业是真正的碳平衡循环模式,是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化石能源短缺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实现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NextPage] --我国生物质能源前景广阔 生物质能源以其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成为能源界的新宠。以生物质发电为例,基于生物质燃料本身所具有的低灰、低硫特性,以及生物质生长、燃烧过程中的零排放机理,它在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及烟尘颗粒的排放上,分别是火电机组排放标准的1/5、1/10、1/28。据测算,运营1台2.5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机组,与同类型火电机组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万t/a。因此,发展生物质发电,逐步减少甚至替代煤炭发电,可明显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可产生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农工党中央提交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书面发言显示,我国生物质能源潜力巨大,总量为水能的2.6倍,风能的6倍,每年产生的生物质能源量相当于11.7亿吨标准煤。 近年来,我国在生物质能源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记者采访了解到,安徽丰原集团依托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十一五”期间承担并攻关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作物秸秆生物转化制备燃料乙醇”课题,经过五年的努力,攻克了纤维素利用的产业化关键技术难题,整体已达到产业化水平,在秸秆预处理、纤维素酶制备、混合糖发酵、分离提取及环保处理技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申请专利120余项。为推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丰原集团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的支持下开展了示范工程的建设与运行。 就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的2月28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受理了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适航审定申请。 此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同山东省政府签署了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以非粮能源作物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方面进行合作。 -出台鼓励措施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 虽然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前景广阔,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未形成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基础,生物质能源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李荣杰代表以丰原集团生物燃料技术为例分析说,通过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丰原集团纤维素利用技术已具备产业化推广条件,但在成本上,目前还达不到充分市场竞争的要求,与石油化工的同类产品相比,产品成本高出20%-30%,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NextPage] 为了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农工党中央提交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建议提出: 一是建立科研平台,同时实行科研平台与商业运作平台共建。整合业内科研单位与石油天然气类研究的大学及其他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发挥农业部门厌氧发酵技术实力强、石油化工部门沼气处理即天然气处理技术实力强的优势,形成科研合力;设立生物质能专项资金,增加科研经费投入,采取激励措施,加快推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化发展;对于已经成熟的技术,要选择有发展潜力的生物质能技术进行试点和示范,重在实现技术产业化和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在对科研力量整合的同时,共建科研平台与商业运作平台,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 二是出台相关激励支持政策,建立有利于生物质能发展的市场环境。例如,给生物质能源生产企业以免税、补贴和项目倾斜;给利用生物质发电、生产生物质天然气的企业给予优价上网和补贴;对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秸秆等)的经销企业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投身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领域,吸引投资,扩大规模等。 三是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建立规范各种能源产品的市场环境和市场运行机制,以适应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多元化产品进入不同市场的需要,加强生物质能技术和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尤其在实行生物质能源的市场准入制度、生物质能发电入网的规定和要求、生物燃气、液体燃料自由进入石油销售体系的规定和要求等方面。尽快建立完善生物质能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生物质能产业管理和技术队伍建设,通过市场带动,积极发展上下游企业和相关配套产业,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从而实现生物质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