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行业动态 |
林业生物质能将成“十二五”主导性能源文章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 发布日期:2012-01-13 | 作者:周洪博 | 点击次数:
CUBN记者 周洪博 北京报道 近年来,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0%。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与能源供给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一矛盾。其中,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就是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林业生物质成型燃料现场会”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说。 林业生物质能效益显现 张永利指出,生物质能源是十分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按其能源当量而言,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列第四位,是国际公认缓解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丰富的林业生物质资源,不仅可为林业生物能源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而且可利用空间很大,这将为缓解能源问题、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根据国际能源署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统计,全球可再生能源的77%来源于生物质能源,而生物质能源中的87%是林业生物质能源。中国现有森林面积1.95亿公顷,生物质总量超过180亿吨,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巨大。此外,林业生物质能源在增加碳汇、减少碳排放、维护气候安全等方面,也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为全面加快林业生物质能源建设,中国实施了财税扶持政策。自2009年以来,对7个企业营造的89.2万亩油料原料林基地进行了补贴,补助资金达1.78亿元。 “十一五”期间,中国在林业生物质资源培育与能源转化利用等方面设置项目53项,安排经费近7000万元,先后攻克了农林废弃物生物降解制备低聚木糖、生物质多途径热解气化、利用二氧化碳培育螺旋藻等技术难关。开发出发电能力1兆瓦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将生物质原料气化发电系统转化效率提高到18%以上。 目前,全国建设能源林5000万亩以上,其中基地建设面积300万亩。吉林、河北、云南、湖南、安徽等省份涌现出一大批林业生物质能源龙头企业。其中,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自2008年11月投产以来,利用沙柳进行生物质发电6000万余度,并带动当地建成了33万亩沙柳能源林基地;吉林辉南宏日新能源有限公司利用林业剩余物、废弃木耳菌袋加工成型燃料,为周边酒店、企业供热,林区职工供暖,年生产能力已达到5万吨,成为北方林区新能源供热取暖封闭运行的样板。 我国发展尚落后国外 尽管“十一五”以来,中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张永利表示,我国的林业生物质能源建设才刚刚起步,与国家对林业生物质能源的需求和应发挥的作用相比,还有很大差距。[NextPage] 据了解,瑞典对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已经占到总能源的40%,而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尚不到整个能源总量的0.5%,林业生物质能源所占比例更是微乎其微。 但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马岩仍对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前景非常乐观,“瑞典可以,我们比瑞典更具备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的条件。” 马岩建议,国家在重视新能源开发利用时,应该把林业生物质能源放在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中,应该将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在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同时,增加可再生绿色能源的生态效益。 新规划或带来新机遇 前不久,《全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经通过了专家组的审核。“规划已经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各省、区、市林业生物质能源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张永利说。 根据这一规划,到2015年,全国建设能源林834万公顷,林业剩余物能源化利用率达15%以上,林业生物质能源替代1070万吨标煤的石化能源,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1.52%。到2020年,能源林建设达到1678万公顷,林业生物质能源可替代2025万吨标煤的石化能源,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2%,其中,生物质热利用贡献率为70%,生物柴油贡献率为25%,燃料乙醇贡献率为5%。 中国将新增油料能源林422万公顷,按5年后达到林木盛果期计算,到2025年,仅新增油料能源林一项,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519万吨。 张永利表示,目前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中国,对全人类都是当前最大的一个问题。要讲可再生,真正的可再生就是林木。” 据悉,“十二五”期间,中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将以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为目标,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定向培育、定向利用,着力发展以固体成型燃料、生物柴油、生物质发电和燃料乙醇为代表的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