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行业动态 |
生物质能黄金期来临文章来源:北京华经视点信息研究中心 | 发布日期:2010-08-31 | 作者:希文 | 点击次数:
众人皆知,如今中国是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国。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实现环境增值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面对目前紧张的能源供应形势和日益增大的节能减排压力的“双层攻击”,生物质能进入了各国的发展规划,同时亦被认为是破解能源困局的关键,而探索发展生物质能的“中国特色道路”,也成为我国政府部门、企业关注的焦点。随着《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即将出台,生物质能的黄金期也在悄然而至,在与风能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比拼中,生物质能一马当先的地位日渐突显。 听起来颇为生僻的生物质能,实际上就在我们身边。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包括油料作物、秸秆、稻草、稻壳和棉秆,以及农业生产、收获和加工中的废弃物;林业生物质资源包括树枝、木屑、锯末、果壳等森林生物质能源、木材采运和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以及林业副产品的废弃物等。 目前,我国生物质能的主要利用方式包括沼气、秸秆发电,燃料乙醇、生物质柴油等。由于符合环境和能源发展方向,生物质能被国家寄予厚望,在非石化能源2020年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的目标中,生物质能的贡献为2.4亿吨标准煤以上。 中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源应放在优先位置。因为它的资源量大和占有区位优势;原料与产品多样化,可以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多种能源。可以替代多种材料及化工产品等物质性产品。发展生物质能源还应提到解困“三农”的战略位置,因为它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工业化、缩小城乡差距。中国最缺的是石油,而自主性和安全性最差的也是石油,特别是车用燃油,应当作为替代的战略重点,但在这一点上我们目前采取了忽视发展燃料乙醇的倾向,这是一种极端的错误。而更为乐观的观点则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最有潜力替代石油的能源,便是生物质能。鉴于我国石油资源不足的局面,生产可替代燃料被认为是发展生物质能的首要领域,近年来,各界关注生物质能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引发的巨大争议。 中国十年内纤维素乙醇不可能形成实质性替代规模和完成1000万吨的2020年目标,只能靠非粮乙醇,不要犹豫误事。非粮乙醇可以拉动中国1000余万公顷低产田和低产作物的生产;可以开发利用2680公顷的宜能荒地,这是中国特有的优势。这一措施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岗位,技术成熟。在燃料乙醇之外,生物质柴油是林业生物质能发展的另一个广阔领域,很多地方在种植黄连木等植物,发展生物质柴油项目。 但作为生产可替代燃料的另一个重要方向,生物质柴油项目并不像燃料乙醇一般受关注。我国从2002年就开始推进生物质柴油的发展,但至今仍未明确生物质柴油供应的扶持政策。此外,虽然《可再生能源法》确定了生物质柴油的合法地位,但时至今日生物质柴油仍然没有进入加油站主渠道,使得部分生产企业成了“黑油站”,而生物质柴油标准迟迟未出,也使市场呈现较为混乱的局面。 如今,可作为能源用的4亿吨作物秸秆是一笔巨大“矿产资源”,但是从目前来看利用方式能效很低,还有1亿吨以上被露地焚烧,污染大气。如果能够积极推进秸秆发电,这对国家、对环境、对农民都有极大的好处。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北方约1000万公顷的沙地上建设以生物质能源为基础的可再生能源基地是发展负碳经济和环境增值的一个广阔的试验场。沙地能够有效地利用起来是一件利好的大措施。 有关专家表示,鉴于可利用耕地较少的国情,林业是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最好的突破口,可以成为生产燃料乙醇、生物质柴油等可替代能源的巨量“蓄水池”。显然,巨量、稳定的原料来源,使得生物质能的发展拥有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正在组织编制《全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2011-2010年)》,我国能源林面积规划达到2000万公顷,每年转化的林业生物质能可替代2025万吨标煤石化能源,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达到3%。 而对于林业生物质能的发展前景,国家林业局此前就表示,“我国发展林业生物质能的潜力巨大,国家林业局正与中石油、中粮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合作开发生物质能,加速推进林油和林电一体化”。对于产业支持政策,有关负责人则表示,将积极促进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和社会各界投资发展能源林;积极争取单列能源林良种繁育基地、能源林基地建设专项经费;鼓励将林业生物质原料出售给企业,完善林业生物质能发展政策体系。在供销体系方面,鼓励林业生物质能企业,建立一定规模的原料林基地,将企业的原料林基地作为原料供应的基本保障,原料林基地供应的原料应占到企业年生产需求的50%。 放眼整个生物质能产业,利好政策的频出,也凸显了相关主管部门强力推动这一绿色产业发展的决心。在农业方面,国家鼓励使用甘蔗、秸秆等非粮食类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在生物质能发电领域,在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将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统一上调为0.75元/千瓦时,这样一个价格有望使全国大部分生物质能电厂实现盈利,而且远低于高高在上的光伏电价,竞争优势明显。生物质能已经大踏步的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利好之处,还会有更新的发展前景,让我们拭目以待。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