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行业动态 |
推进生物质能源发展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文章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日期:2010-06-29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曹小红23日在此间举行的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建议,将“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和扶持,加快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 曹小红认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将有助于中国能源结构多元化和实现低碳发展,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010年4至6月,致公党中央联合有关部委组成调研组深入粤、桂、辽、黑、京、津、冀、鲁对生物质能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 “生物质能是唯一可以直接规模化生产气体、液体、固体等清洁能源的可再生资源。”曹小红介绍说,目前,中国已经具备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发展基础。其中,有机废弃物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现有生物质资源还具备生产1,000多亿立方米当量天然气的潜力。此外,中国已建设了年产20万吨非粮燃料乙醇项目,生物质发电、固体成型燃料等都进入商业化初级阶段。 曹小红就加快利用生物质能源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充分认识发展生物质能源对于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建议将“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二是分阶段稳步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三是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政策,逐步从建设投资补贴转向原料补贴、产品补贴、消费补贴、投资补贴等四管齐下。四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尽快将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开发纳入重大专项,同时积极吸纳国际先进技术,推进生物质能源产学研的组合,加快推进生物质能源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提高生物质能开发相关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生物质能是唯一可以直接规模化生产气体、液体、固体等清洁能源的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将有助于我国能源结构多元化和实现低碳发展,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今年4—6月间,致公党中央联合有关部委组成调研组深入粤、桂、辽、黑、京、津、冀、鲁对生物质能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一些共识。 一、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产业化基础初步奠定 目前,我国有机废弃物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预计将来潜力可达7亿—10亿吨标准煤,约为当时能耗的15%—20%,生物质资源发展潜力巨大。 [NextPage] 二、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是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发展受原料高成本的影响,大部分生产企业需要额外的补贴、税收优惠才能赢利或生存。二是生物质能源扶持政策缺乏系统性和配套性,在多种能源产品和规模上未给予明确的支持和指引。三是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模式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生物质能源开发技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转化成本高、效率低。五是部分农林种植物存在与粮争地的潜在危险。 三、加快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 1.将“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和扶持,加快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 2.坚持“不与农争地,不与民争粮”的原则,分阶段稳步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近期,优先利用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推进生物质燃气、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发展。中期,合理开发边际土地资源,积极稳妥发展能源农业和能源林业,扩大生物质能资源基础;推进纤维素液体燃料产业发展,显著增加生物质能在清洁能源和交通燃料供应中的比例。长期,利用近海、沙漠等海陆资源,开发藻类生物质资源,提高生物质液体燃料的贡献度,有效实现生物质能对石油的规模化替代,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3.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政策,逐步从建设投资补贴转向原料补贴、产品补贴、消费补贴、投资补贴等四管齐下。加大生物质资源开发补贴力度,明确对生物质能源投资项目和工程的激励政策,完善生物质能源产品的价格补贴,创新有利于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 4.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突破关键技术装备制约,加强产学研组合,组织联合攻关。首先,尽快将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开发纳入重大专项,实现生物质燃气产业装备的国产化,开发低成本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和高效酶水解及高效发酵工艺,研究可适用不同原料、节能环保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柴油绿色合成工艺。其次,积极吸纳国际先进技术,推进生物质能源产学研的组合,加快推进生物质能源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提高生物质能开发相关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