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行业动态 |
稳步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 发布日期:2008-03-19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面对国际油价的居高不下,可替代性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发展正在逐步升温。近日,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 能源战略:立足国内,多元发展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更是能源生产大国,因此,我国提出了‘立足国内,多元发展’的能源战略,能源战略应结合自身的特点。”王涛院士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面对这种形势,发展可再生的替代性能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王涛院士说,我国有43亿亩林地,18亿亩农田,这说明我国具有广阔的生物质能源发展前景。巴西是世界上发展和利用生物质能燃料酒精最好的国家之一,美国通过法案推行生物柴油的广泛使用,欧盟已经在生物质能转化的一些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日本也把生物质能源问题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格局有自身的特点: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煤炭总量居世界第一,水力的可开发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而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储量更是属于世界领先地位,地热能、氢能正在蓬勃发展。但因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匮乏,且分布极不均衡,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因此,为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能源供应体系,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根据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多方位全方面地发展各种能源,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近年来可替代性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存在底子较薄、某些关键技术还不成熟等问题,我们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发展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还存在距离,我们要立足我国的国情,多元发展。 生物质能源原料基地建设: 任重而道远 专家预测,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主要是通过生物质能源发电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的产业化来实现。实现生物质液体燃料产业化,需要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原料的供应。对此,王涛院士表示,“用粮食作物作为原料,不仅不适应我国国情,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各国也出现了问题,这成为限制生物质液体燃料产业发展的瓶颈。于是,人们又把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更多的目光转向‘非粮’林木的种子或者果实。”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林产业化发展刚刚起步。首先,能源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从事生态能源林木资源调查与良种选育工作数十年的王院士谨慎地表示:“选育出一个优良的能源植物新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从资源普查到选育、中试、鉴定,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但是,这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我国现已查明的油料植物(种子植物)种类为151科697属1554种,其中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为154种,但是,这些含油的植物并非每个物种都可用作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原料,分布广、应用性强、资源量充足并有广泛发展空间的植物资源并不多,而且在这些为数不多的植物资源中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也不过10种左右,因此,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规划,才能为我国生物质液体燃料的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我们培育的森林是生态能源林。”王涛院士反复强调,“培育生态能源林是要发挥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我们并非是仅仅为了从能源植物中获得生物质能源原料,还要兼顾森林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选择的植物,既要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还要具有提供稳定高产生物质液体燃料原料的功能。” 生物质能源产业化: 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王涛院士认为,更重要的是,中国虽然有43亿亩林地与宜林地,但是,这些林地的管理和经营是多元的,往往一块林地的建设和发展牵涉到相关的很多部门和个人,只有这些部门和个人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才能共同建设生态能源林,这是一项社会化大工程。我们应充分认识新的生态能源林建设的重要性,认真研究,加大科技投入。 作为我国林学界鲜见的女院士,今年已72岁高龄的王涛依然活跃在我国林业界。凭借着锐利的眼光和深厚的知识积累,王涛院士成为我国较早关注生物质能源的专家之一,对于我国生态能源林的建设,推进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发展,她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作好树种的筛选、资源普查及其相应配套技术的研究; 二、与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林业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三、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全国性规划,防止盲目发展; 四、提倡学科间、行业间、地区间的协作,加强项目的综合性与整合性,建立起以产业链为主体的科技支撑体系; 五、加大资金投入、政策的支撑力度,加快国家标准的出台及市场准入体系的建立。 我国具有巨大的生物质能发展潜力和空间,但是,发展生态能源林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正如王涛院士强调的那样:“它不仅是生物质能产业化建设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十一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除了政府的领导和支持,社会各界也应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支持,依靠科学,针对生态能源林产业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求实求真求精,稳步推进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