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生物质发电 |
生物质发电能否一路走好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 发布日期:2007-01-11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距离国家电网公司旗下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单县生物发电厂正式投产发电已一月有余。在国内新上电力项目规模动辄以百万千瓦计的大背景下,这座装机容量仅2.5万千瓦的电厂仍突显其不可替代的独立价值,因为它使此前仅仅作为一种概念被反复热议的“生物质发电”成为了活生生的现实。
作为国家发改委首批核准的国家级生物发电示范项目,国能单县生物发电厂装机1×2.5千瓦单级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配套一台燃烧灰色秸秆燃料的130吨/小时生物质专用振动炉排高温高压锅炉,所需燃料以破碎后的棉花秸秆为主,可掺烧部分树枝、桑条、果枝等林业废弃物。项目投资约3亿元,年消耗农林废弃物约15—20万吨,发电量约1.6亿千瓦时。 一线观察 只烧秸秆不烧煤的发电厂 山东省单县李田楼燃料收购站门前,十几辆清一色载重500公斤农用三轮汽车排队等着进站过磅,车上满满当当装着的都是从当地农户收集来的棉花秆。来自徐寨镇的汉子商召柱是这支车队“车夫”中的一员,对他来说,车上的棉花秆就是他的饭碗,同时也是他的希望——自打单县生物发电厂开始收购棉花秆以后,往收购站运这个以前一钱不值的农作物“下脚料”,就成了他的主要营生:花4个小时、80块钱,一车差不多能装4亩地的棉花秆,送到收购站,200多元卖出,刨去油钱,一车赚个百十来块没问题。“这可真是个大好事!” 其实,这件事的好处远不止这些:早先,棉花秆被老乡当柴火烧;后来,煤、沼气、液化气……老乡们的燃料也渐渐多元化了,棉花秆不太中用了,要么漫山遍野地烧荒,要么房前屋后地乱丢或是烂在地里,既浪费,又污染。如今,单县生物发电厂拿它作燃料发电,收购、加工、储存、运输等等,一环套一环,和李田楼同样的收购站,方圆几十公里内就有八个。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有1000多人靠它做成了产业,每年带来直接收入4000万元。 国能方面表示,运营一台2.5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机组,与同类型火电机组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万吨,大大减轻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或有害气体的排放。燃烧后产生的灰粉每年达8000吨左右,可以作为高品质的钾肥直接还田,环保效益突出。同时,作为农民的生活用能,秸秆燃烧效率只有约15%%,而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可以将热效率提高到90%%以上,大大提高生物质利用效率。此外,除了秸秆收购带给当地农民经济收入和直接吸纳农村劳动力,生物质发电还可大幅度扩展农业机械的市场空间,一个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的电厂,燃料收储运所需要的农机装备投资在1200万元以上。 相关资料 截至2004年年底,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已达3900万千瓦,可替代7000万吨标准煤,是风电、光电、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总和。生物质发电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北欧的丹麦、芬兰等国,但印度、巴西和东南亚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积极研发或者引进技术建设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 据报道,到2020年,西方工业国家15%%的电力将来自生物质发电,而目前生物质发电只占整个电力生产的1%%。届时,西方将有1亿个家庭使用的电力来自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发电产业还将为社会提供40万个就业机会。 在我国,目前国网公司已获准兴建22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除单县项目外,正在施工的项目15个,总装机容量近35万千瓦。到2010年,国网公司计划建成大约200万千瓦的生物质能发电能力,约占我国生物质发电能力的36%%。 两道门坎 发电成本和燃料来源成为两道高坎 这样一件多方受益的大好事,要做好却并不容易。业内公认有两道绕不过去的坎,一是生物质发电成本高,缺乏上网竞价能力;二是所需燃料遍布千家万户,收储运头绪繁杂、难度极大。如今,这后一道坎,凭靠收购站这一毫不起眼的传统做法,再形成网络,轻轻松松就迈了过去。 至于让人棘手的价格问题,国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12月23日在考察国能单县生物发电项目座谈会上作出如下“硬性”表态: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能源供应企业,国网公司对所有清洁能源,一律确保其发电量全额上网。他同时要求各网省公司认真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条例,积极为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提供电网接入服务,并开展生物质能电厂接入电网的有关标准、规程研究,制定符合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的接入标准,确保电网安全。在确保全额上网的硬性前提下,对于电价差价部分,则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生物质能发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同时要加强研究,促进有利于提高生物质能发电竞争力的政策措施尽快出台。 除此之外,生物质发电复杂的燃料供应系统和锅炉燃烧技术,完全不同于常规火电机组,在技术层面上也是一道很高的门槛。但随着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目前已有不少投资主体进入了生物发电行业,触发了对相关技术装备的需求,由此带动了国内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研发和制造。从2005年开始,生物质发电主设备——锅炉本体及其他辅机均实现了国产化,整个产业已经不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瓶颈。据业内设备供应商龙基电力总经理孟凡强介绍,目前仍需引进的关键部件,还有锅炉部分的振动炉排、输料部分的螺旋输料机以及除尘控制装置。相信随着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厂商完全具备自主研制能力已经为时不远了。 业界难题 生物质发电规模化难在哪儿 生物质发电的诸多好处,有人形象地将它比喻为:把农业生产原本的“开环产业链”转变成“闭环产业链”,形成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废弃物外排的、自我循环的良性闭环———能够消纳处理农业生产的全部废弃物;燃烧后的灰分,以肥料的形式还田;秸秆等燃料成本作为生物质直燃发电企业的主要支出,又直接流向农民。 对这样一件大好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和地方都有不同层面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出台,《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央1号文)中就有通过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发电等技术,培育生物质产业的内容。2006年6月和8月,《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和《国家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示范名录(第一批)》,将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作为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一种方式,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