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生物质发电 |
我国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可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文章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日期:2006-05-29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对可再生能源素有研究的海南金石经济发展公司总经理范益民日前对记者说,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和前景广阔,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大力发展农业和林业生物质商品能源的生产,使农民由单纯的能源的消费者变成清洁商品能源的生产者,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实现途径。 据了解,在可再生能源中,除了风能、太阳能等的快速发展,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积极推动林业和农业的功能拓展、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以林业资源、农业资源来生产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林业、循环农业。 范益民介绍说,我国是农业大国,潜在的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约15亿亩,年产生物质约7亿吨,除部分作为造纸原料和畜牧饲料外,可作为燃料的生物质占到生物质总量的50%以上。此外,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在2亿吨以上,包括稻壳、玉米芯、花生壳、甘蔗渣和棉籽壳等,也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他说,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具有各类林木质资源量200亿吨以上。每年通过正常的灌木平茬复壮、森林抚育间伐、果树绿篱修剪以及收集森林采伐、造材、加工剩余物等,可获得生物质量约8-10亿吨,其中可作为能源的生物量在3亿吨以上。全国还有4600多万公顷宜林地,有约1亿公顷不宜发展农业的废弃土地资源,可以结合生态建设种植能源植物。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森林覆盖率的提高,生物质资源量将会不断扩大。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划和专家研究,到2020年,全国可开发生物质资源量至少可相当于15亿吨标准煤,其中30%来自传统生物质,70%由农业林业能源植物提供。 为此,范益民建议将农业和林业方面的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点。 一是继续大力推动农村用能方式的改革。“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在农村大力推广以“一池三改”为内容的户用沼气工程和大中型沼气能源工程。同时在不适宜养猪的民族聚居区、不适宜建设户用沼气的墟镇,着力推广新型户用制气炉。这种新型户用制气炉所产生的植物燃气,是利用农作物秸秆、农林废弃物和水通过气化装置转化而来,每个家庭每天只需要3-5公斤植物原料,就可解决全天的生活用能,完全可以取代农村传统的柴煤灶,替代液化气。而且每个户用制气炉的投资仅六百至八百元,远低于户用沼气的投资额,可谓投资省、节能环保效益高。 二是在秸秆开发利用上大做文章。重点是发展秸秆气化、秸秆固体燃料生产和秸秆发电。国际能源机构的有关研究表明,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国内外对秸秆利用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秸秆气化及发电、秸秆直燃发电、秸秆致密固化成型和秸秆热解液化生产生物燃油几个方面。 利用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既可以有效地替代燃煤、燃油的使用,减少石化能源的消耗,符合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又能有效避免秸秆随地焚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保。目前,国内秸秆气化技术日趋成熟,已进入商品化应用阶段。由山东科学院能源所研发的XFL系列型秸秆气化机组及集中供气系统,已在国内推广建设了500多个项目,为农村居民供应清洁生活燃料方面开始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秸秆致密固化成型燃料可广泛用于家庭炊事、取暖(包括壁炉)、小型热水锅炉、热风炉,也可用于替代燃煤发电。河南省科学院能源所开发的秸秆冷成型燃料技术,每吨秸秆成型燃料成本仅160多元,售价不过240元,远远低于煤炭的价格。河北富润公司的秸秆颗粒燃料成型机,其年生产能力为1000吨、2000吨、4000吨,投资额在13万元~50万元,每吨秸秆颗粒燃料的生产成本在113~130元,出厂价按250元计,每吨利润不少于120元。北京国能惠远生物质能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生物质常温固化成型技术(简称CZSN技术)生产的成型颗粒燃料已在北京市怀柔等区进行试点,受到试点农户的欢迎。这些秸秆成型颗粒燃料技术展现了良好的市场前景。秸秆固化颗粒燃料不仅可以作为替代燃料,而且可以出口创汇。据测算,秸秆固化颗粒燃料批量生产成本不超过250元/吨,零售价格按40-50美元/吨,这样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是有竞争力的。如果我们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持续大批量的出口,将给农民增加很大收入,又可开辟新的能源产品出口创汇途径。 三是建立生物燃料油产业。重点是发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产业化生产和能源植物的规模化种植。生物质是唯一可以直接转换为生物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