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生物质发电 |
生物质气化发电文章来源:中国洁净煤技术网 | 发布日期:2005-06-30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摘 要: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采用农业、林业和工业废弃物为原料,也可以以城市垃圾为原料。固定床气化炉用于小规模气化发电系统,采用内燃机发电方式;流化床气化炉用于大、中规模气化发电系统,采用燃气轮机或蒸汽轮机发电方式,也可采用内燃机发电方式。 关键词: 生物质 固定床 流化床 气化 发电 前 言 生物质气化技术是本世纪出现的利用生物质作为能源的一种新技术,至今已有了较快的发展。很多研究人员在该领域进行了不同技术的研究。尤其是近年来欧洲很多技术人员对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我国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较少。本文简单介绍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和中-意合作项目“生物质气化发电及综合利用”。 气化发电原理及工艺流程 图1为生物质气化发电工艺流程示意图,经处理的(以符合不同气化炉的要求)生物质原料,由进料系统送进气化炉内。由于有限地提供氧气,生物质在气化炉内不完全燃烧,发生气化反应,生成可燃气体—气化气。气化气一般与物料进行热交换以加热生物质原料,然后经过冷却及净化系统。在该过程中,灰分、固体颗料、焦油及冷凝物被除去,净化后的气体即可用于发电,通常采用蒸汽轮机、燃气轮机及内燃机。 气化炉 1.1固定床气化炉 固定床气化炉可分为下吸式、上吸式`横吸式及开心式气化炉种类型。其结构如图2所示。 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的特征是气体和生物质物料混合向下流动。通过高温喉管区(只有下吸式设有喉管区)。生物质在喉管区发生气化反应,而且焦油也可以木炭床上进行裂解。一般情况下,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不设炉栅,但如果原料尺寸较小也可设炉栅。此种气化炉结构简单,运行比较可靠,适于较干的大块物料或低灰分大块同少量粗糙颗料的混合物料,其最大处理量是500kg/h。目前欧洲的一些国家已用于商业运行。 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炉的特点是气体的流动方向与物料运动方向相反。向下流动的生物质原料被向上流动的热气体烘干、裂解。在气休炉底部,固定碳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不完全燃烧、气化,产生可燃气体。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炉的热效率比其它固定床气化炉的高。且对原料要求不很严格。尽管目前没有较大型号,便在原理上其容量不受限制。该种气化炉主要应用在欧洲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横吸式固定床气化炉的特点是空气由侧方向供给,产出气体由侧向流出。气体流横向通过燃烧气化区。它主要用于木炭气化。在南美洲应用广泛并投入商业运行。 开心式固定床化炉同下吸式相似,气流同物料一起向下流动。但是由转动炉栅代替了喉管区。主要反应在炉栅上部的燃烧区进行。结构简单而且运行可靠。它是由我国研制的,主要用于稻壳气化,并已投入商业运行多年。 表1是固定床化炉对原料的一般要求。 表1 固定床气化炉对原料的要求 1.2 流化床气化炉 流化床气化炉具有气、固接触,混合均匀和转换率高的优点,是唯一在恒温床上进行反应的气化炉,反应温度为700~850℃,,原料要求相当小的颗粒。其气化反应在流化床内进行,产生的焦油也可在流化床内裂解。流化介质一般选用惰性材料(如砂子),由于灰渣的热性质易发生床结渣而丧失流化床功能,因此要控制好运行温度。 流化床气化炉分单床气化炉、循环气化炉和双床气化炉。单床气化炉只有一个流化床,气化后生成的气化气直接进入净化系统中;循环流化床的流化速度较高,能使产出气体中带走大量固体,经旋风分离器后使这些固体返回流化床,与单床相比,提高了碳的转化率;双流化床与循环床相似,不同的是第1级反应器的流化介质被第2级反应器加热。在第1级反应器中进行裂解反应。第2级反应器中进行气化反应,双流化床的碳转化率也很高。 1.3携带床气化炉 携带床气化炉是流化床气化炉的一种特例,它不使用惰性材料,提供的气化剂直接吹动生物质原料。该气化炉要求原料破碎成细小颗粒,其运行温度高达成1100~1300℃,产出气体中焦油成分及冷凝物含量很低,碳转化率可达100%。由于运行温度高易烧结。故选材较难。 2. 气化产物及处理 不同气化炉及不同气化方式产出气体成分也不相同。其气体成分在5MJ/Nm3(低热值气体)~15MJ/Nm3(中热值气体)之间,见表2。 表2 各种气化炉产出气体热值 □:低热值气体 ○:中热值气体 气体的净化主要是除去产出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可冷凝物及焦油。常用旋风分离器,水浴清洗器及生物质过滤器来净化气体。焦油问题是影响气化气使用的最大障碍,水浴清洗器除焦油效果较其它过滤器稍好些,。 发电方式 (1)作为蒸汽锅炉的燃料燃烧生产蒸汽带动蒸汽轮机发电。这种方式对气体要求不很严格,直接在锅炉内燃烧气化气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