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生物燃料 |
航空生物燃料的“石油机遇”文章来源:国际新能源网 | 发布日期:2011-11-17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9时30分,加载由中国石油研发生产的生物燃料的一架国航波音747客机,在空中完成包括高度、速度等多项技术指标验证,航行一小时后,平稳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标志着中国航空生物燃料首次用于客机验证试飞取得成功,中国航空生物燃料产业链已被打通,中国石油已具备提供航空生物燃料的技术条件。 这是中国航空业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重要标志。这是中国石油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重大跨越。这是航空生物燃料在我国商业化应用的前奏—— 绿色天空——航空运输业必然选择 万里航程,从油开始。 一架架航机一飞冲天,翱翔碧空,拉出道道现代工业文明的绚丽弧线,同时,也留下了深深的“高碳”印迹。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给予了作为“高碳”俱乐部重要成员之一的航空业如此的关注,也发出了发展航空替代燃料的迫切呼唤。 全球都在紧盯生物燃料的背后,是航空业的“不堪承受之重”。 一方面,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对燃料的需求与日俱增。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航空运输业每年消耗15亿到17亿桶航空煤油,呈高速增长态势。随着燃油资源的日益紧缺,不断上升的燃料成本,成为航空公司的最大成本支出。近两年来,由于原油价格一直在每桶100美元左右徘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2011年6月下调了航空业盈利预测。目前,燃油成本占航空公司总成本的比例已经接近40%。 另一方面,航空业正面临日益苛刻的环保约束。尽管航空煤油产生的二氧化碳仅占人类排放量的3%,但其产生温室效应危害较大。 为应对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国际航协代表整个航空业向国际民航组织提出了2050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50%等三大承诺目标。2009年8月欧盟也公布了“绿色天空”计划。2010年10月国际民航组织(ICAO)第37次会议上,所有成员国承诺了一个框架性减排目标:到2020年全球燃油效率平均每年提高2%,到2050年航空业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的实现方式包括生物燃油、空管技术改进、飞机和发动机技术的创新等。 不过,当下国际社会的共识是,面对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仅凭飞机燃烧效率和航空公司营运效率的提高,无法确保能源的可持续,也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碳减排。由于飞行器自身原因和安全因素,风能、水利、核燃料和太阳能等可替代能源目前均不能满足航空业的需要。 无疑,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发展航空生物燃料,成为“绿色航空”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节能减排和实现航空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与民争——小桐子“托起”大飞机 10月28日9时50分,当执行本次试飞任务的机组成员面带微笑缓缓走下飞机舷梯的时候,中国航空生物燃料的发展从此驶上快车道。 “生物燃料飞行与正常航空燃料没有区别,加速性能良好”。机长郑为民铿锵的话语让人们鼓舞和回味,由中国石油为此次试飞任务提供的航空生物燃料的原料——一种叫做小桐子的林木果油,也一时间被更多的人所熟悉。 人们想知道的是,中国石油的小桐子,是如何“托起”了波音747大飞机。以小桐子等为原料的生物燃料,又有着怎样的优越性和经济性? [NextPage] 让我们将目光回转。 6月29日,在一架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出发,飞往巴黎戴高乐机场的航班上,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就首次采用了生物燃料进行飞行。荷航也因此成为全球首家使用生物燃料进行商业飞行的航空公司。据悉,目前全球已有6家航空公司和飞机制造商进行了十多次生物燃料试飞。生物燃料飞行,成为未来航空公司竞争的制高点。 事实上,起初生物燃料并不被看好。有专家指出,以玉米、甘蔗、大豆和蓖麻等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燃料,因其“与民争食”而饱受非议,同时还面临原料供给的瓶颈。正因此原因,人们将目光投向了以麦秆、草和木材等农林废弃物和贫瘠土地上生长的木本植物作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 本次试飞的航空燃料,是由传统的航空煤油与航空生物燃料按照50比50的比例调和。所需航空生物燃料的原料就来自中国石油碳汇林基地结出的小桐子果实。 波音公司中国区总裁马爱伦认为,航空生物燃料的原料具有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的显著优势,在生长过程中从大气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与传统航空煤油相比,航空生物燃料在生命周期内可帮助环境减少60%到8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还可以减少航空业对石油的依赖,对降低航空公司的运行成本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介绍,航空生物燃料采用植物油脂如小桐子等非粮原料,采用加氢法工艺生产。一个特别优势是,使用过程中不需要重新设计发动机,也不需要投资新建单独的燃料运输与加注系统,可直接与传统化石燃料调配使用。 航空生物燃料的经济性是目前全社会最关注的问题。本次试飞燃料研发与生产项目负责人、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长胡徐腾认为,生物燃料产业链涉及农业、物流、化工、能源和航空等多个行业,范围十分广泛,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胡徐腾指出,从这次试飞用油的准备过程看,现阶段航空生物燃料的成本确实要高于常规化石航空燃料,从原料的采收、加工、储运和炼制均以行业最高标准实施,并且只生产了15吨,并不是规模化生产。可以预见,随着技术进步、工艺优化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本肯定会降下来。航空生物燃料会越来越具有竞争力。 专家指出,生物燃料发展要与国际接轨,加快制定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及认证制度,争取在生物能源领域的话语权、裁量权。 一飞冲天——助推生物燃料“展翅” 发展生物燃料,向绿色低碳转型,对于中国航空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航空大国和全球最大的飞机消费市场,2010年,航煤消费量约1600万吨,预计2015年将达到2800万吨。航煤成本已占总成本的36%至40%。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航空生物燃料,早在2010年,在中美两国清洁能源领域合作协议的框架内,国家能源局就牵头成立了航空生物燃料指导委员会及清洁交通工作小组。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一安排,2010年5月26日,中国石油与中国国航、波音公司等联合签署了《关于中国可持续航空生物燃料验证试飞的合作备忘录》,计划于2011年在中国进行首次航空生物燃料的飞行演示。通过试飞,将验证航空生物燃油产业链在我国的可行性以及可持续性。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