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生物燃料

生物柴油只是“看上去很美”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 发布日期:2010-11-26 | 作者:马红漫 | 点击次数:

美国等国家生物柴油项目崛起引发2007年通胀的前车之鉴表明,在生物柴油与粮争地、成本高企等问题未厘清前,其产业风险切不可被乐观情绪所掩盖。

国内生物柴油率先在海南试点销售。据媒体报道,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所产的首批生物柴油,11月初开始在海南省澄迈、临高的12家中石化旗下的加油站试销售。

生物柴油在市场上破茧而出,或许将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历程写下一笔。尤其是在当前柴油荒困扰各地运输业之时,更形成了心理安抚之效。然而要警醒的是,技术瓶颈的突破并不意味着生物柴油的大面积推广已无大碍。美国等国家生物柴油项目崛起引发了2007年通胀的前车之鉴表明,在生物柴油与粮争地、投产成本高企等问题尚未厘清之前,其产业风险切不可被乐观情绪所掩盖。

生物柴油与风能、光伏等完全使用自然能源的新型产业不同,其原料是玉米、大豆等含油脂的农作物,原材料的生产周期长且具有较强的“稀缺性”。这一特性给生物柴油的替代性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成为产业大规模发展的瓶颈。一直以来,中国依靠全球5%的耕地供养全球20%的人口,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比较突出,近期对大豆及谷物的进口依赖性逐年增强。这一背景让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水涨船高,甚至面临与民争利的诟病。而木本植物制油则更显昂贵,它涉及到育苗、栽培、基建、维护、采集、运输等诸多环节,实际成本更加高企。当然,以地沟油为代表的废弃油脂也是生物柴油的一大原料。但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地沟油、下脚油产量总计约几百万吨,假设全部用于生产生物柴油也就是一百万吨上下的总产量,对缓解“油荒”可谓杯水车薪。更何况,从原料收储、运输的经济角度核算,生物柴油所需的地沟油收购半径也只有300公里左右。实际上,这些成本方面的门槛,即便是欧美国家也未能跨越。2006~2007年,许多欧美生物柴油厂的利润被原料价格的上升侵蚀殆尽,不得不依靠政府补贴维持。

更进一步讲,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已触及到了全球经济维稳的敏感点,其在耗费油脂性作物的同时也常常叩击着新一轮通胀的大门。2007年恰逢国际原油价格发力,连破70、80、90美元三大关口,生物柴油的研发与生产受到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些国家政府通过给予高额补贴、吸引投资、加快市场培育等举措,大力发展生物柴油。2007年美国有25%的玉米被用于生物柴油。到了2008年,这一比例已提高到了35%。高需求迅速拉抬了相关农作物的价格。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下,农产品进口将国外通胀输入我国,并引发了诸如人民币购买力下降、百姓实际收入缩水、经济萧条等一系列“蝴蝶效应”。与海外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因人口规模众多而导致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敏感,无力承受因生物柴油发展所引致的市场波动风险。

可见,虽然生物柴油“看上去很美”,但其规模化和商业化进程却举步维艰。其间,产业统筹、技术研发鼓励和财政补贴固然重要,但生物柴油对农业领域乃至全球经济的冲击更是不容忽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