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引领航空业绿色未来

文章来源:商务周刊 | 发布日期:2009-12-30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艾博恩(Al  Bryant),是波音公司研发与技术部中国区副总裁。

飞机燃油大致有三种:航空汽油、航空煤油、航空柴油。民用客机绝大多数使用航空煤油,因为大型客机能在1万米之上高空飞行,其发动机必须适应高空缺氧、气温气压较低的恶劣环境;而航空煤油有较好的低温性、安定性、蒸发性、润滑性以及无腐蚀性、不易起静电和着火危险性小等特点。  

与此同时,作为一种传统的化石燃料,航空煤油又被看作是航空业碳排放的罪魁祸首。英国《独立报》报道说,全球航空运输现在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比早前预计要高出20%。据预测,到2025年,该行业的年碳排放量将达15亿—20亿吨。此外,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和Platts公司发布的全球航油价格计算,2008年1—8月航油的平均价格为142.2美元/桶,相较2007年航油支出的1360亿美元,全球航空公司在2008年约增加了910亿美元的航油成本投入,达到2270亿美元。尽管全球油价自2008年第三季度起大幅下挫,但从长远看,为减少油料依赖、降低成本和实现减排,寻找可大规模应用于商业开发的生物燃料已成为全球航空业的当务之急——作为石油类燃料快捷的替代品,生物燃料不仅可再生,具有可持续性,而且无需对现有发动机进行任何改装。  

使用粮食作物作为生产原料的生物燃料被称为第一代生物燃料。尽管第一代生物燃料迄今不过经历了区区几年的发展,并只在很少几个国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但是它的局限性很快就显现出来:占用耕地太多而且威胁粮食供应。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着力研发第二代生物燃料,与第一代相比,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生产原料不会挤占食物资源或水资源所用的耕地,也不会引起森林采伐的行为。在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研发上,科学家们主要锁定了三大类植物:草、树和海藻。草和树生长在陆地上,但需要复杂的处理程序;海藻生长在水里,培育起来比较复杂,但可生产高品质油,可被轻易转化成生物柴油。这三类植物成了航空运输业寻找替代传统航空燃油出路的新希望。  2008年12月30日,新西兰航空在新西兰奥克兰圆满完成了全球首次第二代可持续生物燃料测试飞行。2009年1月7日,美国大陆航空公司成功试飞了北美第一架采用可持续生物燃料作为动力源的商用飞机。同年1月30日,日本航空公司(JAL)成为首家应用主要由亚麻荠提炼的可持续性生物燃料进行示范飞行的航空公司。一个月之内完成三次生物燃料试飞,让使用生物燃料的飞机投入商业运营变得不再遥远。  

新西兰航空公司所试飞的飞机,由麻风树及Jet  A1燃油各占50%的混合生物燃料为其中一台发动机提供动力。新西兰航空为试飞挑选和精炼的麻风树原油产自非洲东南部(马拉维、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及印度。  

麻风树土生土长在中美洲,是一种高约3米的植物,在热带和亚热带具有良好适应性,树中包含的不可食用油脂可用于生产燃料,每颗种子可产出30%—40%的油分。从拉丁美洲、非洲到亚洲,对于这些贫穷和拥有大量干旱土地的地区来说,麻风树是一个特别的恩惠,它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超过其所释放的二氧化碳,不仅如此,这种奇迹般的树种也可以稳定和恢复已经退化的土壤。正因为这个原因,2007年《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将麻风树称为“灌木中的绿色黄金”,认为这种植物“似乎提供了生物燃料的所有益处,而且没有什么缺点”。新西兰航空日前披露的生物燃料测试飞行结果显示:按照5050比例混合而成的麻风籽油燃料和标准喷气式燃料减少了60%—7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美国大陆航空公司试飞的飞机,则采用了包含海藻与麻风树提取物的混合生物燃料。这是第一次采用包含部分藻类提取物的燃料提供动力的商用飞行。相对麻风树来说,海藻似乎是一种更为物美价廉的替代品。它没有粮食作物原料的任何缺点,无需土地,无需淡水,只要阳光充足,在盐水中就能生长。不仅如此,海藻还能大量吸收碳。因此,从理论上讲,以海藻为原料可谓一举两得,既能生产可再生的生物燃料,还可以吸食化石燃料植物所释放的碳。  

日本航空公司的试飞则是首次测试三种第二代生物燃料混合而成的燃油,其成分分别是亚麻荠油(84%)、麻风树油(低于16%)以及海藻(低于1%)。亚麻荠又被称作“快乐的黄金”或假亚麻,含油量高并且能够与小麦和其他谷物交替种植,因此是可持续生物燃料的良好来源。它主要生长在气候较温和的地区,如美国和加拿大的北部平原,目前在马来西亚、韩国、乌克兰和拉脱维亚也有试验田。  

长期以来,民航业一直受国际油价制约,经营业绩波动较大,如果能开发一种性能好、价格低、安全性又达标的新型生物燃料,无疑将开启世界民航绿色发展的新纪元。希望航空界、能源界、学术界的携手合作,能让我们早日看到这一天的来临。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