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生物燃料 |
纤维素乙醇是不是“远水难解近渴”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 发布日期:2009-05-05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增加“绿色就业”的有效途径,发展生物产业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措施。说到生物产业,纤维素乙醇值得一提。 纤维素乙醇是第二代生物燃料的重要代表,其生产原料包括秸秆、枯草、甘蔗和咖啡豆残渣、稻壳、木屑等废弃物。(1)与使用粮食作物作为生产原料的第一代生物燃料相比,纤维素乙醇取材更加宽泛,具有更强的可持续性。(2)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成本有望不断降低。挂一漏万地讲,纤维素分子结构稳定,比起用于制取第一代生物燃料的淀粉、蔗糖等物质,纤维素被分解成用于转化燃料的单糖更为困难,在这方面,传统的化工方法存在局限。为此,人们求助于能分解纤维素的酶和微生物。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用纤维素制取生物燃料的主流技术是先用酶把纤维素分解为单糖,然后将其进一步加工转化为燃料。这一技术的成本曾经一度居高不下,但最近出现了可观的下降。(3)在环境友好方面,纤维素乙醇的表现远较第一代生物燃料出色。 以上说的是纤维素乙醇的亮点。由于种种原因,纤维素乙醇的规模化、商业化生产还面临一些难点。总体来看,目前在我国,纤维素乙醇的商业化前景具有不确定性。(1)比起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纤维素乙醇更难实现规模化生产。生物技术从实验室研发,到中等规模试产,再到大规模生产,不是简单的数量放大过程,几乎每一步都面临新的不确定性。(2)目前,纤维素乙醇的关键技术集中在少数大公司手中,引进成本高昂;自主研发相关技术则因投入不菲令人望而生畏。(3)纤维素乙醇的原料收集,也是一个受到关注的难题。上面提到的秸秆、枯草、甘蔗和咖啡豆残渣、稻壳、木屑等废弃物,分布较为分散,以目前的状况看,其采集成本和运输成本均居高不下,这也成为纤维素乙醇发展的制约因素。(4)虽然说,与使用粮食作物为生产原料的第一代生物燃料相比,纤维素乙醇取材更加环保,但是,如何处理纤维素乙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等残留物质?目前,既经济又环保的完美方案尚在求索之中。 消极地看,纤维素乙醇的商业化生产似乎“远水难解近渴”,甚至有“画饼充饥”的味道。说到这里,似乎有必要将话题拉回到文章开始时提到的生物产业。这些年,全球生物产业销售额几乎每5年翻一番,其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的近10倍,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生物产业生命力旺盛。有这么强大的产业发展背景做后盾,纤维素乙醇的商业化前景值得期待。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