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生物燃料 |
提高补贴难解燃料乙醇盈利困局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 发布日期:2009-03-09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油价下跌改变燃料乙醇产业环境 据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日前决定,把现有4家燃料乙醇定点供应企业的每吨定额补贴从2006年实行的每吨1373元提高到每吨2185元。 由于汽油出厂价下跌,燃料乙醇的价格随之下降,乙醇生产企业压力剧增。“提高补贴后,我们的利润情况基本保持平稳。”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丰原生化 000930)董秘处袁先生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除吉林燃料乙醇、黑龙江华润酒精、河南天冠燃料乙醇和丰原生化这4家燃料乙醇定点供应企业,因为政府提高补贴能勉强盈利外,众多的燃料乙醇项目与国际市场的生物能源行业一同陷入尴尬境地: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低位徘徊,生物能源行业的生产利润微薄,产能也面临巨大的闲置局面。 据记者了解,燃料乙醇价格从2008年油价处于高位时的6000元左右一吨,下降到目前的4956元左右一吨,在享受政府补贴之外的企业已经没有盈利空间。 滚烫的乙醇 所谓“燃料乙醇”就是将普通酒精提纯,再经变性处理,使其仅能作为燃料使用。乙醇汽油则是将燃料乙醇以一定比例与汽油调配后形成的车用燃料。目前,中国试点推广的E10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掺入10%纯度达99.9%以上的酒精制成的。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按照国家规定,前述4大定点企业生产的燃料乙醇必须出售给中石油或中石化,价格则按国家90号汽油出厂价,再乘以0.9111的系数,汽油出厂价的升跌对燃料乙醇的价格影响颇大。 “最初推动燃料乙醇的试点时,国家粮食连续丰收,陈化粮储备丰富,当时也希望借此来消化陈化粮。”国家环境科学研究院能源与环境研究室工程师吕连宏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以陈小麦为例,按照行业平均水平,3.5吨的小麦陈粮生产出1吨乙醇,每吨陈小麦的价格在1100元左右,乙醇的总成本在4000元每吨上下,燃料乙醇售价在汽油最高峰时曾经达到将近每吨6000元,小麦除生产乙醇外还能生产出蛋白质等副产品,售价也不菲。 “当时,各地建设燃料乙醇项目的热情空前高涨,以生物燃料乙醇或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等名目提出的意向建设生产能力超过千万吨,而前述4家燃料乙醇定点企业的生产能力加起来不过百万吨,可想而知,当时集中上马的项目有多少。”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除了大项目外,各地小酒精企业(多冠以饲料企业的牌子)纷纷出现,他们以玉米等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规模大都在1.5万-3万吨,产品直销给生物燃料生产厂家,年利润可达百万元以上。 然而,在陈化粮被大规模消耗殆尽之后,不少企业把目光投向了玉米等作物,导致了价格飞涨。由于被指责“与民争粮”,2007年6月,中国停止审批粮食燃料乙醇项目。燃料乙醇的原料发展到其他的一些非粮作物比如木薯、甜高梁和秸杆等。 “从目前技术和自然条件看,玉米仍是最为经济的原料,且容易获得,使用其他原料大幅增加了生产成本。”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冰冷的利润 然而,伴随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以及“陈化粮”的消耗殆尽,燃料乙醇项目已经陷入原材料危机以及终端价格下降的危机。 “现在90号汽油的出厂价大概是5440元一吨,乘以0.911的系数后,燃料乙醇的销售价格大概是4956元一吨,玉米原材料价格在1500元/吨到1600元/吨浮动。加上国家的补贴,我们的利润水平应该基本上和往年持平。”丰原生化袁先生对记者说。 对于四大定点燃料乙醇企业的亏损,财政部根据“不亏微利”的原则给予补贴:2004年每吨补贴2736元,此后逐年降低,到2006年降为1373元,2009年补贴提高到了2185元。除财政补贴,定点企业还能享受到不菲的税收优惠。公开数据显示,自2002年试点以来,四家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共减免“两税”1.9亿元,中央财政共拨付亏损补贴20亿元。在此基础上,定点企业才实现了“盈利”。 “现在我们不太关注燃料乙醇题材的股票。因为燃料乙醇其实一点也不赚钱,这些公司都没什么业绩。”一家知名证券公司的新能源分析师直言不讳地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冰冷的现实不容回避:无论运用哪一种原料和生产工艺,目前乙醇汽油的销售并未给企业带来真正的利润,4家定点企业靠着国家补贴和政策勉强生存下去了,但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有关规定,定点企业之外的燃料乙醇项目不给予财政补贴,不得享受燃料乙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推广乙醇汽油不但可减少石油消耗,还可减轻环境的负担,燃料乙醇肯定是国家能源战略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8~10年内,燃料乙醇行业将有大发展。”但吕连宏也表示,虽然燃料乙醇发展前景很好,但这些企业目前最需要做的首先是生存。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