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生物燃料

霍尼韦尔UOP绿色燃料技术为新西兰航空公司的生物燃料演示飞行提供动力

文章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 发布日期:2008-11-18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美国伊利诺斯州德斯普雷恩城 2008 年 11 月 11 日消息——霍尼韦尔(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HON)旗下的 UOP公司今日宣布,新西兰航空公司将在一次演示飞行中使用新型绿色航空燃料,这一新型燃料是采用UOP 工艺技术从第二代可再生原料转化而来的。

UOP 与新西兰航空公司、波音公司和劳斯莱斯合作,生产并测试源自麻风树植物油的可再生航空燃料。这次飞行安排在 12 月 3 日,由新西兰奥克兰起飞,这将是世界首架以可持续的第二代可再生资源为燃料的商务班机。绿色航空燃料按 50/50 的比例与 Jet A1 混合,将为新西兰航空公司波音 747-400 型飞机的一台劳斯莱斯 RB211 引擎提供动力。

“我们必须提供多样化的燃料供应,以满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有效平衡社会需求和环境需求。”UOP 可再生能源与化学品业务部总经理 Jennifer Holmgren表示,“我们这个团队已经开始影响高速发展的能源领域,因此,也许只需要几年的时间,我们就可以看到航空业对生物燃料进行商业规模的生产和使用。”

麻风树是一种不可食用的植物,可以在其他粮食作物无法生存的环境中生长。它被视为可持续的第二代资源,是因为它的种植和收获不会给珍贵的食物、土地或水资源造成负担,而且能给其生长的地区带来社会经济效益。

UOP 是公认的全球领先企业,具有先进的工艺技术,可以将石油原料转化为燃料和化学品,目前它正在开发从自然原料中提取绿色燃料的多种工艺。当今炼油厂生产运输燃料惯用的加氢处理技术,正是 UOP 绿色航空燃料工艺技术的基础。

这种工艺在生物原料(如麻风树或藻类的油)中加入氢,以去除其中的氧。这种生物衍生的航空燃料可以取代以石油为基础的航空燃料,达到了各项关键的飞行性能指标。

为此次演示飞行生产的燃料已经过飞机引擎制造商劳斯莱斯的测试,成功证明其符合所有关键的航空燃料指标,包括零下 47 摄氏度的凝点和 38 摄氏度的闪点。

“实验室测试表明这种混合燃料具有优异的特性,符合且在多方面超过了民用和国防飞机所用燃料的严格技术要求。”劳斯莱斯燃料专家 Chris Lewis 说,“因此,这种混合燃料符合替代燃料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其特性最终将与现今商业航空领域使用的传统燃料 Jet A1 并无实质性区别。” 

波音民用飞机集团环境战略管理总监 Billy Glover 说:“今天终于有了这种处理技术,根据已经发现的结果,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这种燃料不仅符合而且还超过了新一代航空燃料的三项关键标准:超出预期的航空燃料产量、凝点极低、能量密度高,这说明,我们所走的是一条通向认证和商业使用的正确道路。”

“我们一直在努力成为全球最环保的航空公司,此次飞行使我们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新西兰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 Rob Fyfe 说,“我们最近证明,通过采用先进的运营程序,波音 777 飞机可以在燃料和环境两方面大获收益。我们的飞机也更加现代化了,采用特仑特 (Trent) 1000 引擎的波音 787-9 梦想客机 (Dreamliners) 与以前的机型相比,可以减少 20% 的燃料消耗。很自然,下一步我们将引入新一代的可持续燃料,进一步节约燃料和减少飞机排放物。”

UOP 可再生能源与化学品业务部成立于 2006 年年底,已将 UOP/Eni Ecofining™ 工艺投入商用,通过生物原料生产绿色柴油燃料。UOP 一直在开展生物燃料方面的研究,着重开发第二代原料,其合作机构有美国能源部、美国能源部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以及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UOP 将原油和动物脂转化为航空燃料的工艺技术,最初是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 (DARPA) 资助的一项计划的一部分。

UOP、波音和新西兰航空公司,以及法国航空公司、全日空航空公司、卢森堡货运航空公司、海湾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北欧航空公司和英国维珍航空公司均加入了“可持续性航空燃料用户组织”,以加速可持续性新型航空燃料的开发和商业化。

霍尼韦尔国际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是一家营业额达 380 亿美元的多元化、高科技的先进制造企业。在全球,其业务涉及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家庭和工业控制技术、汽车产品、涡轮增压器以及特殊材料。霍尼韦尔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莫里斯镇,公司股票在纽约、伦敦和芝加哥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欲了解更多公司信息,请登录访问霍尼韦尔网站:www.honeywell.com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