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50106581048840765.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技术

秸秆“提”醇 降碳增收

文章来源:黑龙江日报 | 发布日期:2024-03-29 | 作者: | 点击次数:

从秸秆蜕变为纤维素乙醇,这是一项技术的新突破。2021年4月,国投生物质燃料(海伦)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海伦市年产三万吨纤维素燃料乙醇示范项目动工,2022年5月投料试生产。

国投生物质燃料(海伦)有限公司是应用“负碳”转化技术,以玉米和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生物技术企业。该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攻关工程支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获批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项目。

该企业是充分利用龙江生物资源优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生物经济的典型代表。企业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国投生物项目团队经过多年技术攻关,从原料“收储运”到预处理、高效酶解、发酵转化、提纯精制及综合利用全流程,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纤维素乙醇产业化技术,在工艺指标、系列装备、智能控制、总能量产出效率、单位产能投资额等方面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还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纤维素乙醇已具备规模快速扩大的技术条件。

海伦市长发镇长华村党支部书记孟广义说,生物质燃料企业不但解决了秸秆问题,还让农民多了一份收入。海伦市作为农业地区,秸秆资源丰富,2024年,海伦市计划玉米种植面积163.7万亩。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纤维素乙醇,可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种粮收益,进而保障粮食安全。以玉米秸秆为例,一吨纤维素乙醇消耗五吨秸秆,在“收储运”环节每吨秸秆可为农民增收300元。如果产业形成规模,一年生产1500万吨纤维素乙醇即可为农民增收200亿元以上,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此外,该项目投产后解决直接就业人员近300人。

近年来,海伦市积极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为企业提供最优惠政策、最便利服务、最优良环境,不仅在政策上给予企业大力支持,还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保障方面下足了功夫。为让企业有更好发展,政府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接通了铁路线,修缮了周边道路,确保企业原材料和产品运输畅通无阻。

国投生物综合管理部经理贾井行介绍,目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研发以玉米皮和玉米秸秆等纤维素物质为原料的“2代”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我国纤维素乙醇研发进程在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大突破,项目的示范成功不仅对国投生物、国投集团乃至国家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更是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路径。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