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今日聚焦 |
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路在何方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 发布日期:2009-08-14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在倡导低碳经济的时代,生物质能源有着怎样的自身优势,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产业化发展出路在哪?在今天举行的生物质成型燃料设备及燃烧技术国际研讨会上,来自瑞典、丹麦、波兰等欧洲国家以及中国有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界的代表分别就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发展政策、技术、示范推广以及市场运作模式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能源环保研究所所长赵立欣告诉记者,生物质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以生物质为载体,由生物质产生的能量便是生物质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生物质能最适合转化为液态燃料,而风能、太阳能等,只能转化成电能和热能。”她还强调,生物质是一种清洁的低碳燃料,含硫和含氮量都很低,燃烧后SO2和灰尘排放量比化石燃料小得多,而CO2零排放更是它对生态环境的最大贡献。 我国的生物质资源丰富,主要以农作物秸秆、农业加工残余物(稻壳、蔗渣等)、薪材及林业加工剩余物、人畜粪便等形式存在,开发潜力巨大。然而,目前生物质能在商业用能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主要在农村作为一次能源利用。 实际上,除了直接烧掉或制取沼气,通过将秸秆、薪材等各类生物质在一定压力下进行干燥、粉碎,还可压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密度较大的各种成型燃料,这就是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这对优化农村居民用能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着积极意义。”赵立欣说。 然而,如何通过技术进步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成果转化,却是目前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发展的制约瓶颈。 “作为新兴产业,国家应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加大对相关领域的资金投入。”赵立欣认为。 另有专家表示,政府的财政补贴在具体应用时存在实际困难:补给谁?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未必想做,而拥有第一手资源的中小企业,仅靠一点补贴是远远不够的。若将补贴发给农户,实际效益则很难计量。 对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秦世平强调:“依靠财政补贴只能限于产业起步阶段,若要成规模化发展,就必须依靠市场的杠杆作用。” 他认为,目前可再生能源仍属“奢侈品”,生产成本高于常规能源,所以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目标用户不应该是农民,“这无异于让最穷的人买最贵的商品。” 那么,生物质成型燃料最大的潜在消费群体是谁? “是那些被禁止用煤、只能拿石油当燃料的企业。”秦世平解释道,因为生物质燃料的成本价比煤高,但比石油低,国家可以相应补贴这些企业,鼓励其使用生物质能源;随着矿石能源的不断减少,市场价格会被哄抬起来,此时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相对成熟并降低了成本价后,便可实现规模应用。“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市场的作用。”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