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今日聚焦 |
生物质电厂:朝阳产业成了赔钱行业 何时走出尴尬文章来源:新民网 | 发布日期:2009-07-14 | 作者:丁亚鹏 | 点击次数:
据有关部门透露,目前我省已建成投运的9家生物质发电厂家家亏损,无一盈利。但让人看不懂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在现阶段看来赔本的项目,不少地方却还在争着上,由省发改委核准的项目就有近20个,投资规模达50-60亿元。 投资者趋之若鹜,究竟是为什么?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朝阳产业成了赔钱行业 从理论上讲,生物质发电项目是一个朝阳产业。生物质能具有资源分布广、环境影响小、可以永续利用等显著特点。以我省为例,每年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秸秆约1500万吨,折合700万吨标准煤。 据介绍,从2006年国家出台施行《可再生能源法》以来,我省秸秆直燃发电项目有了很大发展,到目前已建成9个生物质发电厂,装机总容量23.3万千瓦;在建2个,装机容量5.4万千瓦。 不过,运行效益又是另一番景况。拿我省新能源投资“急先锋”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来说,从2006年至今,已在如东、淮安、泗阳、盐城建成投运4个生物质发电厂,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但目前家家亏损,而且亏损额还不小。 “当年积极上马,主要是看好国家对发展新能源的重视。”江苏国信淮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秘书宋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去年4月份投产的这家发电厂,总投资3.3亿元,年消化秸秆、稻壳等约20万吨,年发电1.81亿千瓦时。“达到了设计能力,但还没有甩掉亏损帽子。”宋向前说,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和《价格法》“成本加合理利润”原则,包括秸秆收购、运输、电价等,各个环节都应该有利可图,而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当年上网电价国家每千瓦时补贴0.25元,去年又追加了0.10元,使上网电价每千瓦时达到0.73元,但即便如此,与发电成本每千瓦时0.90元相比,仍有0.17元的亏空。不上调上网电价,生物质电厂仍无法扭转亏损局面。 政策利好引来资本角逐 国家《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发展生物质能等非石化能源可享受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随后出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更是给生物质发电项目描绘了一个光明的“钱”图。作为节能减排工程,生物质发电厂每年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还可进行国际交易,每年可得到一笔不菲的额外收入。同时,省发改委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生物质电厂上网电价比风电上网电价要高,投资规模也没有风电项目大,综合其优势,有人曾测算过,生物质发电项目8-10年即能收回全部投资。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生物质能发电目前只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的0.5%,远远低于世界平均25%的水平,说明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家“十一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未来将建设生物质发电550万千瓦装机容量”,《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要达到3000万千瓦。[NextPage] 正是有了这些宏大的远景,引来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项目投资热潮。农业大市盐城目前已建成投运的秸秆发电厂有2个,已开工建设和正在做前期规划的多达7个。根据该市规划,到“十一五”期末,每个县(市、区)都要建成一座2×1.5万千瓦秸秆发电项目,全市总装机达34.5万千瓦。在宿迁,半径不到150公里的范围内已投产、在建和待建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多达8个,其中宿迁地区就占了3个。 关键还在政策扶持理性发展 著名能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曾作过一个投资分析,建设一个25兆瓦的秸秆发电厂,前期投资需5亿元左右,是常规火电厂的4倍。同时自身耗能大也影响了生物质电厂的收益。据有关方面对我省7家生物质发电厂2008年1-9月份的厂内用电率统计,7家电厂用电率平均高达12.98%,高出燃煤发电厂用电率的2倍以上。 正因如此,一些西方国家,无不在价格激励、财政补贴、减免税费等方面展现政府的推手作用。丹麦是世界上率先利用生物质发电的国家,其上网电价为每度电4.1欧分,政府再给予每千瓦时1.3度电的补贴;英国在生物质发电初期,对企业初始设备投资提供40%的资助。此外,欧盟国家对生物质发电免征各类税费,也有力刺激了生物质能源事业的发展。 如何使我们的这一事业也尽快进入良性发展?从政府层面说,需要完善相关政策,同时把这些政策切实落实到位。地方和企业也应该进行自我调整。省发改委能源处同志指出,目前应坚持以资源定规模、以资源定项目的原则,不能不管秸秆多少远近盲目上马,更不能一哄而上。发电成本跟燃料成本有很大的关系,要充分估计到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这样投资才会更科学、更理性。专家还建议,已经投产的生物质发电厂要向先进学习,努力从自身管理、技术研发等方面降本挖潜,提高经济效益。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