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140117111534.jpg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今日聚焦

李荣刚:为生物质产业奔走呼号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发布日期:2008-06-30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李荣刚是江苏省农林厅环能处的研究员,  2007年获第二届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日前,记者在他抵京参加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源国际研讨会间歇采访了他。

李荣刚研究的项目是生物质产业——一个听上去很陌生的专业词语,从2003年开始,原本从事生态农业研究的李荣刚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一头扎了进去。

秸秆成了他眼中的宝贝

谈到生物质产业,原本看上去很安静的李荣刚渐渐激动善谈起来。在他看来,生物质产业虽然在全球都处于起步阶段,但在传统矿物能源紧缺的今天,正以其可再生、污染轻(处理得好可无污染)、对农业的增收意义等,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生物质,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常见的有木材、农作物、杂草、藻类以及畜禽粪便等。生物质可以变成沼气、发电,可以加工成生物柴油、乙醇汽油等,作为能源燃料。李荣刚说,根据测算,如果江苏秸秆全部用于直接燃烧发电,每年可提供74亿度电;如果全部变成固体成型燃料,每年可生产3000多万吨秸秆煤炭,相当于全省原煤消费量的1/3。

在农村,生物质更有广泛的用途。人们常说的秸秆在农村最为常见,其利用是生物质产业开发的重头。作为肥料,利用生物菌和化学制剂堆沤腐熟秸秆,可缩短堆沤时间近10天,有机质含量达30%-50%,肥效比传统沤肥高3倍以上。秸秆还可以做食用菌基料,生产香菇、双胞菇等食用菌的技术已较为成熟。

“当前,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实现变废为宝的生物质产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将成为缓解能源危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李荣刚说。

推广生物质产业热情不减

几年来,致力于推广生物质产业的李荣刚在实践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在他看来,生物质产业的推广,涉及观念、技术、管理、资金、政策等各个方面,缺一不可,但更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

每到麦收季节,烧秸秆是一个令人头疼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烟雾常常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浪费了本可以有更大用处的秸秆。李荣刚说,如果使用机器将秸秆翻松粉碎还田,一亩地只需要花40元左右的费用,即可达到补充地力的功效。但是,因为意识上的缺乏,许多农民不愿意或没有时间、精力去做这件事情。因此,推广生物质的应用,就意味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绝非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命令可以办到的。

令李荣刚高兴的是,通过在媒体上不断写文章、做节目呼吁,已有许多农民给他写信或打电话咨询相关技术。李荣刚小心呵护着这些来自农村一线对生物质应用的热情,努力在民间培养一个个典型,希望通过示范效应提高农民对生物质产业的积极性。

研究秸秆饲养成为新追求

2003年3月起,李荣刚在韩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在韩期间,有一个场景令李荣刚印象深刻:丰收季节,当地的田间地头有许多码放整齐的堆垛。他好奇地问是什么,韩国朋友说,那些都是准备用于饲养草食动物的秸秆。这些秸秆在被机器收集的同时,进行了粉碎处理,同时添加了许多微生物,再用高科技的塑料制品依温度、湿度科学包裹。什么时候养殖厂有需要,直接从地里拉走即可。

这件事情给了李荣刚很大触动,因为秸秆口感不好,草食动物一般不愿意食用。李荣刚仔细研究比较了韩国的技术和中国传统的青储法,韩国的技术虽好,但成本高,中国传统的青储法虽然效率低,但成本低很多,经过改良后应该也可以成功。今年他决定开展动物转化秸秆及其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试点,计划在江苏北部贫困农村选择2至3个示范农户,开展稻草饲养肉牛,牛粪、沼气、沼渣、沼液还田,实现秸秆资源的梯度开发循环利用。令他发愁的是,至今没有找到项目资金,“我相信,这项技术一定会有发展前景,我希望社会给我们更多的支持。”李荣刚说。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